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566|回复: 5

人民日报聚焦福建籍核领域专家林俊德: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22-8-27 09: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人民日报

6月8日,《人民日报》要闻7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专栏刊发通讯《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聚焦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福建永春籍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讲述其甘于奉献、鞠躬尽瘁的感人事迹。

林俊德: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林俊德像。新华社发

林俊德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中央军委授予“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称号,是全军挂像英模。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林俊德,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隐姓埋名,投身我国国防科技领域50余年。1990年被国家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特邀出席“两弹一星”突出贡献科技专家表彰大会。

1955年,17岁的林俊德从福建永春大山中走出,考上了浙江大学机械系。1958年,还是大三学生的林俊德和同学张文斌被安排攻克研制液压马达的难题。没有见过液压马达的两人,凭借一张苏联液压马达示意图,在老师的带领下,反复研究,在3周后成功制作出了一台液压马达。

1960年9月,林俊德从大学一毕业,就被挑选到国防科委下属某研究所。1963年,刚从哈军工进修回来的林俊德接到组织通知,他被任命为“核试验冲击波机测仪器研制小组组长”。

在核试验基地,林俊德带领小组一起研制测量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自记仪。没有实验设备,没有技术材料,在这样的困苦环境下,林俊德采用钟表的齿轮、发条驱动作动力,设计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他用简单的方法、创新的思维解决复杂的问题,这样的自记仪在我国历次核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林俊德对压力自记仪实验数据的精确性几近苛刻。林俊德的学生说,为拿到第一手资料,他常年奔波在实验一线。凡是重要实验,他都亲临现场,拍摄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林俊德用确凿的数据,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林俊德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说:“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

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抓紧传授自己的学术思想和技术思路,他放弃了手术和化疗。病情突然恶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不能工作,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林俊德争分夺秒,整理重要科研资料。2012年5月31日,林俊德因病逝世,享年74岁。

林俊德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中央军委授予“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称号,是全军挂像英模。2019年9月25日,林俊德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来源:《 人民日报 》(2021年06月08日 第 07版)记者 刘晓宇】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8-27 09: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雄[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8-27 10: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尊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22-8-27 10: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福建泉州永春县的英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8-27 10: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福建这方面的人才啊!不容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8-27 10: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赞][赞][赞][赞][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