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953|回复: 1

无情的历史:有一个有情的皇帝李世民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8-22 17: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读者留言说 单凭李世民称帝后不杀功臣老将这一点,就足以留名青史。历史为什么可以明智,历史让人思考,给人启发。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我们看看历史上的皇帝, 刘邦当了皇帝,大肆诛杀异姓诸侯王:韩信、彭越、英布,甚至连救命恩人樊哙也差点被杀。当然还有比刘邦更心狠手辣的,明太祖朱元璋,几乎杀尽了开国功臣。功臣冲锋陷阵打下江山,并且能活到新建的帝国,非常不容易。然而更不容易的是,论功行赏之后,还能继续存活下去。这些打下江山的谋臣武将在皇帝看来,实在太危险了,因为他们有谋反的能力和资本。不管他们有没有谋反的动机,皇帝还是觉得杀了他们比较放心。相比之下,宋太祖赵匡胤要仁慈得多,他搞了“杯酒释兵权”,发了一大堆金银财宝,把功臣们赶回老家安度晚年。有没有这样的开国之主,新朝建立后依旧重用功臣,让他们继续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呢?
原创拆书:
坦诚相待  

自古常说伴君如伴虎。君臣之间能够做到坦诚无欺、直言不讳实属不易。历史上因言获罪的人太多了。能够成为一代明君,李世民自有不凡之处。他手下的忠谏之臣那么多,不给他面子的不在少数,他们却都保全了性命。君臣之间,能够坦诚相待、知无不言,若不是为君者虚怀若谷,还真是不易做到。
  有一年,吴王李恪外出围猎,破坏了农田,被御史柳范弹劾。李恪因此被免官,削户三百。李世民很不高兴,说:“长史权万纪侍奉李恪,不能匡正吴王,应当把他处死。”柳范说:“房玄龄侍奉陛下,尚且不能阻止您打猎,怎么单单开罪权万纪!”李世民大怒,拂袖而去。过了很久,他又跑回来,单独拉着柳范说:“你为何当面贬损我?”柳范回答:“因为陛下仁厚清明,我才敢直说。”李世民这才释然。
  太常少卿祖孝孙博学多能,精通律算,尤其在乐律方面贡献极大,解决了十二律旋宫问题。祖孝孙在隋代做过朝廷的协律郎,入唐后又做过著作郎、吏部郎。李世民让祖孝孙教宫人音乐。宫人们的水平太低,祖孝孙费尽力气,也教不出名堂。李世民回到后宫,每每令宫人们演奏,觉得他们的水平与国家大典上太常寺的演奏差得太远。于是,他把祖孝孙召来,当着众臣的面训斥了一顿,责怪他教习不当。祖孝孙吓得战战兢兢,无言以对,正欲谢罪时,温彦博、王珪进谏说:“祖孝孙是雅士,陛下让他去教后宫的奴婢,已经是委屈他了。现在又责怪他教习不当,实在有损他的清誉,对他不公。”李世民大怒,说:“我把你们几个当腹心,你们应当对我忠心耿耿,为什么去附和一个下等臣子,替祖孝孙说话?”温彦博是个胆小的人,一听皇帝这话,赶紧下跪领罪。王珪不跪,直着脖子继续说道:“陛下让我忠直,现在我所说的难道是为自己吗?这是陛下负我,不是我负陛下。”李世民闻后默然,心里也知道自己错了,第二天便对房玄龄说是自己错怪了温彦博和王珪。能让臣子对自己坦诚,没有君王自身的诚意恐怕是不行的。
  不仅朝中的大臣,地方的官员中也有不少对李世民坦诚无欺的。李世民派使者去凉州,使者见到都督李大亮有一只非常漂亮的鹰,便对李大亮说:“皇上最喜欢打猎,若献此鹰一定能让陛下高兴。”李大亮不同意,他暗中上了一道奏表说:“陛下已经很久不打猎了,然而使者向我索要猎鹰。如果是陛下之意,那么您就违反了自己说过的话;如果是使者自作主张,那么您就是用错了人。”李世民深为感动,对大臣说:“李大亮可以说是忠直啊!”于是下诏给李大亮嘉奖。
  李世民对大臣的爱护也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当时的言官受到李世民的鼓励,从诸王到地方官,大事小事,动辄弹劾。实际上,这样的弹劾也会对朝廷内外的人际关系造成影响,对臣子们竭尽忠诚的胆量是一个考验。谁能保证自己事事正确,不成为别人弹劾的对象呢?自己在尽忠直言时,会不会因考虑不周说错话呢?李世民考虑得很周到,他对言官动辄挑剔大臣细枝末节的行为十分反感。因为这样会使君主怀疑大臣,又使大臣拘于小节,处处谨慎,不敢直言国事,宁可平庸也不愿做事。李世民曾下令:“有上疏攻击别人细小错误的,要判以谗人罪。”李世民与大臣之间的互相信任是贞观年间言路大开,许多大臣敢于直谏的重要原因。魏徵为秘书监的时候,有人告魏徵谋反,李世民说:“魏徵是我过去的仇人,因为忠于国家,我才提拔他。此人怎么能谗言构陷他呢?”他连问都没问魏徵,就直接把进谗言的人杀了。
  同样是有人告谋反,有一次李世民问尉迟敬德:“有人说你要谋反,是怎么回事啊?”尉迟敬德一听,悲愤不已,大声说:“我想谋反吗?我跟从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现在这条命不过是从刀口剑锋下捡回来的。天下安定了,您就怀疑我要谋反了吗?”他把衣服一脱,露出全身的伤疤。李世民一见,流下泪来,想起二人一起同生共死、浴血沙场的日子。尤其是尉迟敬德多次舍命救驾,将自己从敌人的刀枪之下救出!李世民赶紧离位,从地上捡起尉迟敬德的衣服为他穿上,说:“赶紧穿上,我不是怀疑你,所以才敢把这话告诉你!”谋反之事是皇帝最不能宽容的。李世民一时的昏蔽,着实伤了尉迟敬德的心。
  君臣之间坦诚相待,看似失了君威,实际上这才是真正巩固了君权。因为只有上下之间相互坦诚无欺,君臣才能齐心合力。
  
用人不疑  

贞观之际,名臣辈出。很大程度上,名臣是皇帝造就的。因为只有皇帝才能给臣子施展才能的机会,才能让臣子全心全意地施展抱负。臣子不用担心得罪皇帝,不用担心因受猜疑而人头落地,这在专制社会中,并不是容易实现的事。
  杜如晦曾对李世民说:“监察御史陈师合上了一篇《拔士论》,说一个人的思想谋略是有限的,不能让一人身兼数职。他认为我们兼职太多。”李世民很不高兴,对戴胄说:“我是以至公之心来治理天下,重用房玄龄、杜如晦,不是因为他们过去功劳大,而是他们的才能品行都很好。陈师合妄加诽谤,简直是离间我们君臣。过去蜀后主阿斗那么愚笨,北齐的文宣帝高洋那么荒淫暴虐,但是他们的国家还能治理有方,就是因为一个能信任诸葛亮,一个能重用杨遵彦。我现在重用杜如晦,也是这个道理。”于是,李世民就把陈师合流放到岭南去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隋炀帝与自己的儿子齐王杨暕。萧璟是隋炀帝皇后萧氏的哥哥,入唐后为秘书监。有一次,李世民问萧璟:“你在隋朝的时候,见过几次皇后?”萧璟回答:“她的儿女都见不到她,我算什么人,怎能见得到?”李世民对此十分诧异。魏徵说:“我听说隋炀帝不相信他的儿子齐王杨暕,经常派人去察看他在做什么。听说他在喝酒就怀疑他做了什么勾当。他觉得事情做成功了应高兴,听说齐王不高兴,又怀疑他别有用心。炀帝对儿子尚且如此猜疑,何况对别人呢?”李世民笑道:“那我对隋炀帝的孙子杨政道倒比隋炀帝对齐王好得多啊!”杨政道与萧后原是在突厥手中,李世民打败突厥后,将他们迎回,把萧后奉养起来,又封杨政道为员外散骑侍郎。这样的心胸和信任当然是隋炀帝比不了的。
  与隋文帝杨坚相比,李世民用人更显英明。因为隋文帝对臣下从不放心,而李世民则建立了制度放权,并充分信任部下。
  有一天,李世民与房玄龄和萧瑀同坐。萧瑀是萧后的弟弟,为人有才学且耿直,入唐后又被高祖李渊器重。李世民登基后任命萧瑀为尚书左仆射。李世民问萧瑀:“隋文帝这个人当皇帝当得怎么样?”萧瑀回答说:“隋文帝十分勤政,每天都去上朝,有的时候要坐到太阳偏西。
  五品以上的官员,他都拉着讨论国事。错过了用餐时间,就由卫士传餐到殿上吃饭。虽然隋文帝不是一个性情仁厚的人,但他确实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君主。”李世民摇头说:“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文帝这个人最没有眼光却又喜欢去查探。没有眼光,所以他总看不透,喜欢去查探,所以多疑。什么都不相信别人,全都由自己决定。天下这么大,事务繁多,虽然他天天劳累不堪,但是又怎么可能将每件事都处置合理呢?群臣都知道他的习惯,于是全都听他安排再去做,即使有不同意见,也不敢对皇帝说明。这就是隋朝二世而亡的原因。我就不一样了,我选取天下贤才,授予他们官职,让他们为我去思考天下的事。让宰相先去审知大事,然后再奏报给我。有功则赏,有罪则罚,谁敢不竭心尽力奉职守法呢?”
  但是,即使是对魏徵这样的重臣,李世民虽然信任,却也有处理不当之处。曾有人告发魏徵,说他与亲戚结党营私。李世民让御史大夫温彦博去调查,结果是举报者言语不实。温彦博当时上奏说:“这事虽然魏徵并没有过错,但是他既然被人攻击,说明他也有做事不考虑形迹的地方,因而使人生疑。”于是李世民让温彦博去转告魏徵,让他以后注意一下形迹。
  过了几天,李世民见到魏徵,问他:“你昨天从外面回朝,听说什么不对的事情没有?”魏徵说:“前些天我听温彦博宣读陛下敕言,对我说‘为何不注意形迹',这话就是不对了!”李世民惊诧地问道:“哪里不对?”魏徵说:“我听说君臣本应是同气连枝、上下一体,没有听说过不按事理、只看表面形式的。如果君臣上下都按这个方式做事,国家的兴亡就难说了!”李世民听后变了脸色,说:“我前些天说过这话,不久就后悔了。确实是我的不对,你不要因此心怀隐蔽之志。”
  魏徵说:“我以身许国,就要直道而行,肯定不会欺瞒陛下,有负国家。但是我希望陛下能让我成为良臣,而不是成为忠臣。”李世民说:“忠臣与良臣有区别吗?”魏徵回答:“当然不同。良臣是使自身获得美名,君王得到好的谥号,并且使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是自身为国受诛,使君王陷于大恶之名,家国一起沦丧,只使自己享有美名。二者相去甚远啊。”李世民恍然大悟,说:“爱卿不要忘记刚才讲的话,使自己成为良臣,我也不会忘记自己的职责,尽心保护江山社稷。”自此,李世民对魏徵更加坚信不疑。
  李世民充分给予臣下信任,即使对一些可疑之事,也不“轻举妄动”。贞观十七年(643),太子詹事张亮被任命为洛州都督。侯君集当时为吏部尚书,他觉得自己此前平定高昌功劳甚大,却因贪污被囚,心里很不痛快。他见张亮被迁为地方官,就故意激他:“是谁排挤你的?”张亮挺机灵,回答说:“不是你是谁?你是吏部尚书啊!”侯君集说:“我平定了高昌国,皇上却不高兴,因小事制裁我,我哪里能排挤你呢?”说完,捋起衣襟,生气地说:“简直是让人痛恨得不想活了!你想不想造反?你要是想造反,我与你一起反!”张亮一听,吓得一句话不敢说,回去后立即将此事密奏李世民。
  李世民听后,沉吟一会儿,说:“你与侯君集都是国家功臣,他与你讲此话时,旁边又没有其他人。若是治他罪,他肯定不会承认。此事你也不必再对人讲了。”然后李世民对侯君集一如既往,毫无芥蒂。
  后来,侯君集参与了太子李承乾谋反之事,被抓入大牢。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到李世民那儿告发。李世民亲自来到监牢,对侯君集说:“我不想让那些执法官吏来羞辱你,所以亲自前来审问。”侯君集还是拒不认罪,李世民把贺兰楚石拉过来,让他一一陈述侯君集谋反始末,又出具了侯君集与李承乾往来的密信,侯君集这才不得不承认。
  “不疑”到这份儿上,李世民对侯君集的忠厚仁爱真是可敬!只可惜侯君集心胸狭窄又狂妄自大,令皇帝的信任付诸流水,更令自己成为刀下之鬼。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绝大部分都得以善终,被诛杀的唯有侯君集与张亮,且张亮是被错杀!不知侯君集临死前是否感到羞愧?
  
取缔分封制 

 分封制就是天子将疆土分封给诸侯,诸侯管理自己的封地,并向天子纳贡。诸侯可以建立自己的军队,接受天子的调遣,并将爵位一代代传给自己的子孙。这种治国方式始于西周初,直到秦灭六国,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分封制才退出历史舞台的主流。虽然秦以后也有局部的分封,但并不是国家政权结构的主体了。
  李世民继位后,时常琢磨历史上的政治制度。他发现周天子分封自己的子弟,政权存在了八百多年;秦朝废分封,实行郡县制,二代就灭亡了。汉初继承郡县制,同时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后来吕后专权,危及刘氏的统治,是诸侯王挽救了中央政权。因此,他认为分封诸侯才是长治久安之道。于是,贞观十一年(637),李世民决定大封自己的儿子、兄弟为诸侯王。他封了弟弟李元景、儿子李恪等二十一人为王,还有功臣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十四人为世袭刺史。
  然而李世民没有注意到,周代虽然存在了八百余年,但天子威严尚能保持的西周不到三百年,而后来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地位低得很,根本指挥不动诸侯。汉代的分封也因为八王之乱很快中止。李世民分封之后自我感觉良好,这边大臣们就热议上了。李百药上了一篇长长的奏疏,对此事深入分析,反对分封。他列举了历史上诸多事例说明:同宗同族的诸侯王并不是总能够同甘共苦,被封的皇亲国戚大多凭借门第取得富贵,根本不能爱惜所得;大多数贵族子弟“忘其先业之艰难,轻其自然之崇贵,莫不世增淫虐,代益骄侈”。李百药坚持认为应当等国家安宁富裕之后,皇帝去泰山封禅之时,再制定划分疆域、治理天下的制度,讨论诸侯的分封。
  马周也持同样的态度。他说:“我看到皇帝的诏书让功勋之臣镇守藩部,并且可以子孙袭位,如果没有大的过错,就不能罢免他们。我想陛下这样对他们,确实是出于爱护和敬重,想让他们的子孙也与国家一起长保富贵。可是功臣及其子孙能做到吗?像尧舜那样圣明的人都有丹朱、商均那种不肖之子,陛下怎么还指望以后能以儿代父呢?恐怕相差太远了。”更重要的是,马周说道:“万一继承爵位的年轻人骄横放纵,使百姓受害,国家也因此衰败。杀了他们,他们父辈的功勋还在;不杀,他们又罪恶昭彰,到时候就难办了。这样的分封,看似爱护功臣,实际则害了他们。我认为,不如奖励他们田地和百姓,确实有才能的,按照能力授官。过去汉光武帝不给功臣授官,反而保全了他们的名声,就是这个道理。”
  李世民对此深以为然,于是就停止了分封。分封的想法,自贞观元年(627)起就提及,萧瑀大力建议,李世民极为赞同,到贞观十三年(639)才停止。从历史经验看,搞分封制当然是历史的倒退,李世民能够醒悟过来很不容易。李世民的大臣是极有远见的,不仅谏臣们大多能指出分封的害处,被分封的大臣也站出来反对。从历史事实来看,诸侯乱国的情况比护国的情况要多得多。这种恩荫的方式,对于选贤任能也有极大阻碍。
  李世民在即位之初就说过,自己是一国之君,不是一府之君,天下百姓都是自己的臣民,他不会因新人旧人之分区别对待,而是会量才任用。而且,李世民还把高祖李渊分封的几十个没有功勋的诸侯王全都降为县公。相比于他后来又想大量分封诸侯,令其子孙世袭的做法,他即位之初的言行似乎更明智些。
 
善待功臣  
  


贞观十二年(638),一代文豪虞世南病故。起先,虞世南从窦建德手下入秦王幕府,而后一直追随李世民。虞世南的文辞书翰为当世之冠。李世民曾对魏王李泰说:“虞世南与我就像是一体,他对我的拾遗补缺,我没有一天暂忘。我有小善,他必定要帮助我实现;我有小过,他一定会犯颜直谏。他死之后,天下还有这样富于学识的人吗?我真是痛心得说不出话来啊!”李世民还作了一首诗纪念虞世南,并且感叹道:“钟子期死以后,伯牙不再弹琴。我这首诗,又拿给谁看呢?”他让褚遂良拿着这首诗到虞世南灵帐前读诵一遍,然后烧掉。
  贞观十七年(643),李世民又想起与他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们,此时他们大多已年迈体衰,有几位已经辞世。抚今追昔,颇有不胜感慨之意。李世民遂召来阎立本,命他为功臣作画,绘出这些人物的形象以纪念他们的功勋。阎立本既工篆隶书法,又对绘画、建筑极为擅长,他在隋朝做到了朝散大夫,入唐后做到了中书令。阎立本在史上留名不是靠功勋政绩,而是他的绘画技艺。当然,其中代表作就是受李世民之命,为功臣们画的像。
  李世民圈定了二十四位功臣,令阎立本作画。这些画像放在皇宫内的凌烟阁。凌烟阁是一座三层楼阁,最高一层(一说为最内一层)为宰辅之像,第二层为王侯之像,最下一层(一说为最外一层)为其他功臣之像,二十四位功臣全都面北而立。这些画像在当时即号称“丹青神化”,可惜未能保存下来。二十四位功臣分别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秦琼。
  以二十四位开国元勋的结果来说,死于非命的仅有侯君集、张亮,二人皆以谋反罪被诛。长孙无忌在唐高宗时期被武则天诬以谋反,流放后自杀,其余均得颐养天年。比起汉、明之初的文臣武将,唐朝的开国功臣真是幸运之极!#开国功臣#?#人的一生最幸运的事是什么#?#如何评价李世民#?#历史的细节#??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签到天数: 359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2-8-22 17: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可汗,封建帝国的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