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998|回复: 0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分类汇编:节俭勤劳篇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5-19 21: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格言选读

        君子以俭德辟难。

        ——《周易·否》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大禹谟》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辞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咏史》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史·范纯仁列传》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治家格言》

        平民贵族

        在我国的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叫季文子的著名历史人物,他出生于世代为相的贵族家庭,一度担任了数十年的外交家。但他一生勤俭节约,以此作为修身齐家的根本,同时还教导自己的家人也过这种平民般简约的生活。

        他对衣物着装只要求干净朴实,除了必须的朝服之外,几乎没有几件拿得出手的衣服了,出门所乘坐的马车也是非常简陋的那种。

        有一天,有个朝廷的同僚对季文子说:“你贵为公卿,身份非布衣所比,但听人说你在家里的时候竟然不允许妻妾穿绫罗绸缎,也不用粮食喂马,你本人也不讲究仪容着装,岂不是显得太寒酸了吗?你这样做对我们鲁国的体面是一种极大的破坏,会使邻国看我们的笑话,别人会说鲁国的公卿居然过着平民一般窘迫的生活。你必须彻底改变一下当前的生活方式了。这种利国利己的事情,你为什么不马上去做呢?”

        季文子笑了笑,回答说:“我也想把家里装置得富贵豪华一些,我也想吃穿用度阔绰一些,但是我们国家的黎民百姓还在受苦,还有成千上万的人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还有成千上万的人们穷得连茅草房都住不上。想到老百姓的困难,我如何可以为了个人享受而奢侈浪费呢?倘若黎民百姓都粗茶淡饭、陋室敝衣地过日子,而我却用绫罗绸缎妆扮妻妾,用米谷喂养马匹,我当官为民的良心何在啊!再说,一个国家是否富足、是否体面,必须通过官员和百姓们的人格道德才能展现出来,并不是以妻妾、车马、粮食的多寡来判断的。所以,我是坚决不能接受你的建议的。”

        季文子苦口婆心的一席对答,说得那位同僚一脸的愧祚之色,同时对方的内心深处更加理解和尊敬季文子了。此后,这位同僚也开始学习季文子的高风亮节,非常讲究生活的俭省朴素,其妻妾也只是穿着最普通的麻布衣服,出门乘坐的车马也力求简陋,马匹一律只用谷糠和杂草等食物来喂养。

        匾额之戒

        古时候,在中原一带的伏牛山脚下,生活着一位名叫吴成的农夫及他的两个儿子。他一生勤俭持家,小日子过得朴实无华,却也丰衣足食。

        吴成临终之际,两个儿子催促他将家产分给兄弟二人。吴成便将一块写有“勤俭”二字的匾额交给了兄弟两个,并且告诉他们说:“你们若要想一生一世不遭受饥饿,就必须得严格按照这两个字去执行。”说完,吴成就逝世了。

        两个儿子分家时,便把匾额锯成了两块,老大分到的是一个“勤”字,老二分到的是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毕恭毕敬地挂在家中的厅堂墙壁上,每天辛勤耕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果然每年都能获得很好的收成。但他的妻子却喜欢大手大脚地生活,一点也不懂得节约,家里的小孩常常将白白的馒头咬一口就扔掉不要了。长此以往,家里竟然一点剩余的粮食也没有。老二自从分到半块“俭”字匾额以后,也把“俭”字当成法宝供放在家里的厅堂,却把“勤”字忘到了脑后。他对农事敷衍了事,从未用心地耕作过,每年的收成就十分有限。无论一家人如何地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也很难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时间长了就更加捉襟见肘。

        有一年天下大旱,兄弟二人家里都已经是空空如也,粮食颗粒无存了。

        兄弟俩一怒之下揭下匾额,一边埋怨父亲当年的遗嘱,一边把匾额狠狠地踩碎在地上。这时,窗外突然飘进来一张纸条,他们抓起—看,只见上面写着:“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无底之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必将饥寒受穷。”他们这才幡然醒悟,原来“勤”“俭”二字是须臾不能分家的,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创造出幸福安康的生活。

        有了这次惨痛的教训以后,兄弟二人都在自家门楣贴上了“勤俭持家”四字,时刻督促自己和家人,并且为之身体力行,从那以后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了。

        以俭为荣

        在我国的东汉时期,有一个出身贫寒的书生,名叫梁鸿。

        梁鸿生活窘迫,父亲逝世了竟然连棺材都买不起。但梁鸿勤苦好学,被选送到了汉代最高学府“太学”进修。

        在“太学”里,他谙熟经史子集,是学校最优秀的学生,全体师生都十分欣赏他。毕业之后,因无人举荐,梁鸿未能进入朝廷担任官衔,于是自告奋勇为国家养猪。在养猪生涯中,梁鸿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博学而自以为是,而是和当地百姓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梁鸿博学又勤俭,赢得了广泛的口碑,当地人知道他尚未成家,都抢着要把女儿嫁给他。可是梁鸿一直希望找到一个情投意合的人。恰好,孟家有个女儿名叫孟光,生得貌不出众,但聪明贤惠、知书达理,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孟家极其富有,孟老太爷什么都不愁,就是担心女儿的婚事。每次有人来提亲,大家征求孟光意见的时候,她都不肯点头。这把孟老太爷急得焦头烂额,因为女儿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别人家这么大的女儿早已结婚生子。

        一天,孟老太爷口气很生硬地质问女儿:“你都已经三十岁了,难道就这样下去,一辈子不嫁吗?”孟光回答得更是坚定有力:“除非有像梁鸿那样的人,我才嫁他。”原来孟光瞧不起那些富家公子们骄奢淫逸的做派,却对梁鸿的人格品质十分仰慕,觉得那才是自己理想的大丈夫。梁鸿听说孟光的品行和愿望时,感到非常惊奇,就托人上门提亲。孟家一看,这正合女儿的心意,就毫不犹豫地将婚事应承了下来。

        不久,二人成亲,孟家大摆酒宴,亲朋满座,可梁鸿却高兴不起来,并且娶新娘回家后,一连七天都不搭理新娘。到了第八天,孟光觉得奇怪,便忍不住要向夫君问个究竟。梁鸿直言不讳地说:“我想要的是一个生活俭朴、粗茶淡饭的妻子,跟我一起躬耕劳作,过那种隐忍避世的日子。而你现在却一身的绫罗绸缎、珠光宝气,不是我所希望的那样啊!”

        孟光听到这里,顿时醒悟了过来,笑着说:“夫君勿急,其实我唯恐夫君嫌弃我不修边幅,再说这又是我们的新婚之喜,所以我才刻意打扮了一番。其实我的志向和你一样,早已将麻鞋布衣准备齐全了。”孟光随即进里屋换上粗布衣服。梁鸿大喜,觉得孟光果然与自己有着非比寻常的默契。

        于是,梁鸿和孟光这对以俭为荣的夫妻在深山里离群索居,过着躬耕劳作、焚香抚琴的美好生活。

        售犬陪嫁

        在我国的东晋时期,有个名叫吴隐之的人,是当时位高权重的大官。

        在很小的时候,吴隐之父亲就因病逝世了,他多年来跟着母亲艰难地过日子,从小就养成了勤劳节俭的良好习惯。长大后,吴隐之做了高官,有条件过豪华富足的生活了,但他照样厌恶奢侈浪费,不愿意搬进国家特意赐予他的官府豪宅,多年来全家依旧只住在几间简陋之极的茅草房里。

        后来,吴隐之的女儿要嫁人了,人们都认为他一定会热热闹闹地好好操办一番。出乎意料的是,婚嫁大喜之日,吴家还是冷冷清清的样子。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的时候,看到吴家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家来。管家感到疑惑不解,便问:“吴隐之大人的千金今天要出嫁,怎么一点筹办嫁妆的样子都看不到啊?”仆人皱着眉头说:“您就别提了,我家吴大人太过于节俭了,小姐今天出嫁,吴大人昨天晚上才安排小人准备。我本来以为这一次吴大人应该会大大地破费一下了,谁知大人竟叫我今天清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陪嫁物品。你倒是说说看,一条狗到底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人家出嫁女儿,也比我们吴大人家气派得多啊!”

        谢石将军家的总管叹了一口气,感慨万千地说:“人人都说吴隐之大人是个少有的勤俭之官,现在看来果然名不虚传啊!”

        躬先俭朴

        在我国清朝时期,有一位以简朴、廉洁著称于世,并且有过巨大的政绩贡献的大学士,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于成龙。

        于成龙在四十四岁之际,不顾旁人的阻拦,背井离乡奔赴广西罗城,担任知县。罗城地处蛮夷之地,到处可以看见萋萋的荒草,整个县城只有六户居民,只有茅草屋数间,县衙也只有三间破败不堪的茅屋。于成龙不得不寄居在关帝庙里。残酷的生存环境使他的五名随从死的死、逃的逃,不久就只剩下一个仆人了。

        除朝廷给的俸禄外,于成龙从来没有挪用过国家的官银,一日三餐都是喝粥就咸菜,偶尔吃碗面条改善生活,几乎从不吃荤。百姓们看到自己的父母官如此清苦,大家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凑了一些钱物给他送去。但他坚决不肯接受,老百姓只能跪下请他收下大家的一点心意。而于成龙却爽朗地解释说,自己一个人在这里生活,衣食住行都用不了多少钱物的,于是要求大家把这些钱物拿回去孝敬各自的双亲。老百姓拗他不过,只得无功而返。

        有一次,于成龙的儿子从老家来看望他。老百姓得知消息之后,纷纷奔相呼告,都想凑点银子给他儿子拿回去补贴家用。于成龙对老百姓的厚爱和仁慈非常感激,但是他执拗地坚持不接受大家的银子。他一边向大家致谢,一边不容分说地推卸了。儿子临走的时候,于成龙将仅有的一只腌鸭切了一半让儿子带回老家做礼物。

        后来,于成龙不断地升官,但他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好习惯。为了改变朝廷官员的骄奢淫逸之风气,他带头倡导“躬先俭朴”,自己的生活也就更加简陋了。

        于成龙逝世之后,他留存下来的遗物仅有一件破烂的棉袍和几罐自己腌制的豆豉,白米六斗,粗劣布衣一箱。

        苏轼挂钱

        历史上著名的大文豪苏轼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从小天资过人,并且勤奋上进,二十一岁就高中进士,一生当中前前后后一共做了四十余年的官。

        虽然文名远播,身份地位也相当显赫,但是苏轼是一个崇尚勤俭节约的人。在做官期间,他总是身体力行地节俭,长期过着精打细算的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不幸遭到降职贬官,来到黄州地区担任知府。

        由于俸禄和过去相比减少了许多,而他过去为官时又是两袖清风,根本就没有节余的钱物,这时就开始穷得过不下日子了。天无绝人之路,后来通过朋友的帮忙,总算弄到了一块田地,从此就自己耕种起来。

        为了延续艰难的日子,他从来不敢乱花一文钱,而且他还实行非常细致的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统计出来,并且汇总到一起,然后平均分为12份,每月用其中的一份;每份钱中又平均分为30小份,每天只取用其中的一小份。将俸禄全部分好之后,他就一份一份地挂在家里的房梁上,每天清晨从上面取下一包,作为当日的生活用度开支。取下一小份钱之后,他还必须仔细地权衡和打算,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能购买,能够省却的开支尽量省却,每天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就把它们存在一个小竹筒里,以备不时之需。

        苏轼俭朴的生活作风至今仍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宝贵的精神。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