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918|回复: 0

大热天,中山这些美食好吃又开胃!你吃过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5-4 22: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盛夏将至

暑热之下无甚胃口

来个或甜或咸的茶果可好?

讲段古:好吃的茶果已经很“老”了

现代的茶果为广东民间小吃,用糯米粉或用粘米粉制作外皮,内放馅料,外包裹植物的叶,蒸熟即可食用。

(日本的菓子)

而日本茶道中用于佐茶的食物也称“茶菓子”。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品茶就有佐茶的食物,古人用茶果招待客人。唐·白居易在《曲生访宿》中云:“知是君宿来,自拂尘埃席。村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唐·韦应物在《简寂观西涧瀑布下作》中写道:“ 茶果邀真侣,觞酌洽同心”。

据历史考究,茶果在广东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过去一般在祭祀时,会特别制作,但随着时间推移,生活好了,人们想吃就吃,也不限祭祀了,其制作方法在各地也不断变化着。

? 茶果,最初不是中山的

中山的茶果,以三乡的最出名。但当中部分茶果的种类是从外乡传入的。据三乡郑氏族谱记载:八百多年前的北宋期间,路判郑菊叟自福建福州南迁而来,乌石乡安静祠、桥头乡桥西祠、平岚五房乐平祠,均属郑氏祠堂,后人俗称“三乡老郑”。每有亲友聚会,三乡老郑均按福建俗例以茶相敬,并制作点心茶果供品茶者享用。

? 落地生根后的茶果

这些来自福建的茶果饮食习俗,后与本地风俗相结合,成为了独特的茶果饮食习俗。白水饺、芋头糕、萝卜糕、艾糕、廉窖仔、米仔头糕、金吒、角仔、叶仔、碱水糕、豆捞……这些,即使大家没有全部吃过,总听过吧?

碱水糕

碱水糕,是用山上含碱性的树枝叶如棘树等烧成灰浸水,过滤出碱水,再拌米粉大火蒸熟,这种碱水糕颜色淡黄,晶莹剔透,蘸上糖水,吃起来甘凉醒胃,口感柔软弹牙。

三丫苦糕

小时候,这种茶果简直是“酷刑”……苦啊!三丫苦是五桂山上的一种野生植物,有苦味,最初用作中草药,后来人们将叶子和米一起舂成粉后,或做成三丫苦糕,或做成三丫苦茶果。如果是蒸三丫苦糕,就将片糖煮成糖浆与糯米粉搓在一起,用蒸笼隔水蒸熟即可;如果是做三丫苦茶果,就用椰丝或红豆沙做馅料蒸熟。

艾糕

农历五月以前的嫩艾,既软又香。用那时采摘的艾叶制作的艾糕,健胃肠,能消除消化不良和寒症,增强元气。做法不复杂,将艾叶在水里泡一天,挤干水分,放进石臼里舂;将舂好的艾均匀掺和到米面,用模具成型蒸熟即可。

鸡屎藤饼

鸡屎藤饼,又称乌芹藤饼,味道清香可口。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草语·藤》载:“有皆治藤,蔓延墙壁野树间,长丈余,叶似泥藤,中暑者以根叶作粉食之,虚损者杂猪胃煮服。”鸡屎藤饼做法与上面的艾糕相似。

米仔头糕

土茯苓,中山人也叫米仔头。米仔头糕用新鲜野生土茯苓茎部,刮去粗糙表皮,削切成片,再行捣烂,以山泉水搅拌,用浆袋榨出幼滑的粉浆,用文火煮,边煮边搅,搅拌成糊状,冻结后成糕,食用时加上蜂蜜或糖水,爽滑可口,具有清热解毒、去湿的功效。

白水饺

白水饺由稀释的粘米粉浆制成,其中有虾米、咸猪肉等。按照传统习俗,九月九重阳节当天,三乡人都会制作白水饺食用。

豆捞

用糯米粉做成直径2厘米大小的糯米汤圆状,煮熟沥干冷却后,沾上砂糖、芝麻、花生碎等即可。一般来说,豆捞为三乡过年必备食品,有“捞起”之意,寓意一年有好收成、做生意有好收入。

水菱角

此菱角虽没有真菱角那般粉嫩,却也香甜爽口,别有一番风味。水菱角的原材料尖米粉;汤底的原材料虾米、瑶柱、腩肉、腊味、猪油渣、花生。

水榄

水榄有点像汤圆,但因形状不圆,像橄榄状,所以也被称“水榄”。做水榄要用精选的糯米,先把糯米淘洗好,放在水里浸上三个小时,待糯米酥软后再磨成浆,干水之后,再用晒干的糯米粉和着煮好的白糖糖浆加入热水搓成可以用作包“水榄”的湿粉留着待用。传统的“水榄”是用红豆沙或麻蓉为馅料的,也有只包一小块片糖的,有的还加点菊花肉在里面。

哪里有得吃?

要想吃正宗的,当然还是南部镇区自家人做的茶果最好吃,特别是家中有老人的。但至于家中没有巧妇的,小布哥为大家搜集了几家口碑不错的尝鲜之店!

大记濑粉茶果

三乡镇金涌大道雅居乐花园H22栋29号

河生酒楼

三乡镇大布村环村西街1号

特色:茶果、烧鹅濑

庭记酒楼

三乡镇文昌西路第二工业区邮政代办所东50米

特色:茶果、粤菜

三乡天濑

三乡镇小琅环公园南门旁

特色:濑粉、茶果

茶果堂

湖滨路52号103房02卡

特色:芋头糕,叶仔

象角群记

石岐区华柏路广发行对面、南区城南一路15号第4卡、东区东裕路亨达花园5栋18卡,等

特色:各种粥品、蒸糕、艾果、金钱圈、金吒、咸角

中山发布编辑部

编辑:晓泳

美编:郑欣

部分素材来源:三乡微视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