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993|回复: 0

「十堰」“林业杯”征文摄影十五:石板上的生态河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12-8 2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充分展现岱王沟、天池垭林场境内独特森林美景,探秘优美自然风光,竹溪县融媒体中心联合竹溪县林业局开展“林业杯”岱王沟、天池垭等林场有奖摄影、征文大赛活动,网友纷纷发来照片及文章参加活动。




石板上的生态河流

明 扬

疫情过后的仲夏时节,隐居在深山之中的泉溪镇石板河景区,建成开业了。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对于石板上的河流,对于河流上的图画来说,却意义重大。因为,流淌在石板上的生态河流,终于敞开了它的神秘而又美丽的面纱。

石板为底化河床(摄影:任永泽)

“没有大海的波澜壮阔,没有大江的气势磅礴,只有春风荡起的浪花朵朵——”在县城去往石板河的一百多公里路途中,我不停地播放着这首《我是一条小河》歌曲,“山川给我跳动的脉搏,阳光给我青春的光泽,我的生命奔流不息,远方的大海呼唤着我——”人没到景区,心便早已醉了。

在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导游下,我再一次亲近和感悟了这条流淌在图画上的小河。雨后的石板河,在清晨的阳光下,云蒸霞蔚,如梦如幻。光滑的石板,清亮的河水,盛开的花朵,云缠雾绕的青山,纤尘不染的蓝天,俨然世外桃园,使人恍入仙境。尤其是那石板上蹦蹦跳跳愉快起舞的浪花,在阳光的哺育下,晶莹剔透,明亮如珠,让人心生爱恋。

溪水潺潺河愈静(摄影:任永泽)

据介绍,石板河的上游,住着营盘山、船头山、红铜山,数十万亩原始森林如同一床巨大的绿色毛毯,覆盖着山上山下的每一寸肌肤,包裹着纵横交错的每一条皱褶。大山和森林结成了亲姐妹,彼此偎依,相互携扶,构筑起天然氧库,造就出巨大水缸,为石板河储备着丰富而且优质的水源。

也许是大山的有意而为,抑或是河水的无意造化,从营盘山脚开始,整条河床便是连体石板。在河水的亲吻和抚摸下,原本平坦的石板,衍生出了特别的景观:河床的宽敞处,坦荡如砥,润如肤肌,似垫似床;河床的窄狭处,光滑如槽,鎏金烫银,似渠似篮;河床的突兀处,有的如鹰蛇起舞,有的似螳螂捕蝉。斑斓的石板,或碧绿,或青蓝,或紫红,或黑灰,五颜六色,玄幻漫妙。置身河中,不由得你的思绪任意飞舞,任由你的想像自由飞翔。

一部分石板,经不起河水的劝说,脱岗而行,游走于碧波和浪花之间,或摩擦,或冲撞,渐次变得无棱无角面目全非,衍生成各种奇形怪状的赏石。态度坚硬的石板,则固守原地,任凭河水厮摩和咆哮,暗自修炼自我。清澈的泉水走上石板,则如同汽车在高速路上行走一般,轻松而又自在,自由散漫地繁衍生息,有意无意地给河流塑造着愉悦的景观。

石板河上游的山间肌肤,沟壑纵横,枯木满地,苔藓芸生。岩石缝隙处,泉水叮咚,如古筝漫奏,宁静而又悠扬。汇涓成流的泉水,跳下山岗,走出坎坷,绕着雄浑的山脚,在生命的呼唤下,淌过光滑的石板,义无反顾地向着下游凤凰湖游动。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在此生成了有趣的景观:河水十八弯,湾湾水相连,每一弯一院人家,每一院人家一片石板房,每一片石板房生活着一组悠闲的农民,每一户农民耕种着一片良田。他们,常年喝着矿泉水,吃着有机粮,吸吮着洁净空气,全然不知污染为何物;他们,春种夏管,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幸福自在,快活如仙。

石板河在愉快的民众目送下,沿着蜿蜒的青山峡谷汩汩流淌,如长蛇蠕行,似巨鞭挥动,像彩绸起舞,灵动而又飘逸,清秀而又别致。平缓处,河水被森林渲染得碧绿澄透,如绸缎一般缓缓铺展;陡坎处,河水成白色飘带,如银珠一般粒粒撒落,在石板和卵石间弹奏出美妙乐章;急弯处,河水聚集成潭,将河底的石板浸染成五彩宝石,映照出松山翠竹日月星辰,氤氲出精妙绝伦的水墨画卷。

石板河的水是委婉的,也是多情的。它如同山村的少女一般,羞涩而又清秀,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它在石板上婀娜起舞,时走时停,形同闺女出嫁似的,深深地眷恋着大山,饱含着对石板的不舍。我知道,石板河的纯净水不属于大山,不属于石板河,也不属于竹溪乃至十堰,它的志向是辽阔的大江大河,它的目标是堵河是汉江,是路途遥远的南水北调长渠,是京津冀亿万人民的水缸。我还知道,任何艰难困苦都改变不了它一往无前的决心和意志,尽管满路荆棘沿途坎坷。爱是牵引它前行的阳光,它的笑容面朝大海,它的心中早已春暖花开,它要用它那柔软的身体温暖和满足更需要它的人类。

不知是磅礴的青山有意留下的印迹,还是纯净的河水无意雕刻的画作,巨幅石板上镌刻着千姿百态五光十色的石板画。河水清浅,石纹斑驳,无论是露出水面的石板,还是深藏于水下的石壁,抑或是游走于河中的顽石,都布满着形态各异、气象万千的画图。它们有的似山水国画,有的如花草素描,有的像虫鸟临摹,有的现禽兽飞奔,有的同古文再现。

与其说这是一条石板河流,不如说这是一幅水中画卷。

漫长的画卷,风格各异,精彩纷呈,有的如同远古的岩画、壁画、陶画,有的像汉魏的砖画、砖雕、石刻,有的似现代的写意、素描、沙画。画作风格各异,或白鹿跃涧,或灵龟昂首,或犀牛望月,或玉兔捣药,或大鲵潜泳,或仓颉造字……各种主题,无数图案,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引人遐思猜想、思绪飞扬,让人目不睱接、百看不厌。

从2015年开始,泉溪镇打造石板河旅游景区,挖掘石板画文化,让藏在深山未人识的图画上的河流走出深闺,将绵绵青山、幽幽河水和超长画卷融为一体,塑造出了一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景观。镇党委书记喻伟介绍说,景观的放大和利用,促进了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带动了农产品销售和农民脱贫致富,成为了湖北省美丽乡村。

“大山给我跳动的脉搏,秀水给我青春的光泽,我的生命奔流不息,石板上的画卷呼唤着我——”

<hr>
来源:竹溪融媒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报料微信关注:13807280110,报料电话:0719-8110110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