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4073|回复: 0

[时政热点] “放管服”的加减乘法,成都在作答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2-17 20: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奖后,成都如何加快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市民企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12月17日,2020年成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专题会议召开,传达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专题会议精神,总结今年以来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瑞武主持会议。


“放管服”的加减乘法,成都在作答-1.jpg


#“放管服”的加减乘法

让市民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


“简政放权”的减法、“放管结合”的加法、“优化服务”的乘法,是成都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持续以“放管服”改革引领城市营商环境优化的关键词。

今年以来,成都积极探索创新,打出一系列“放管服”改革组合拳,接续接力升级营商环境政策体系至3.0版本,国际化营商环境明显提升,第12次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连续五次获得“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第一名、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奖……一项项殊荣是成都城市魅力不断被认可的注解。

“放管服”的加减乘法,成都在作答-2.jpg



“放管服”的加减乘法,成都在作答-3.jpg



据了解,今年成都进一步缩短项目启动、企业开办注销、不动产登记、水电气接入等各项行政审批手续时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从71项精简为33项、申请要件从248个减少为115个,全流程审批总用时从219天压缩到90个工作日内,企业开办时限缩减至市本级1个工作日、区(市)县最快0.5个工作日办结。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57.89万户,同比增22.57%,全市市场主体合计289.26万户,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

#建数字政府、智慧城市

提升市民企业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王凤朝指出,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围绕便企利民、聚焦关键环节、突出重点领域,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加快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键回应”为基础的“放管服”改革步伐,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提升市民企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一要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塑造智慧化城市运行服务体系

要以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为“牛鼻子”,引领推动“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取得实效。

要开展更长远的平台设计,系统集成“政务服务”“城市管理”“民生诉求”等多张网,加强区域数据开放合作,大力推进“跨区域通办”,加快推进“蓉易办”“渝快办”平台对接。

要坚持更大的整合力度,加快推动政府和城市数字化转型,要加强公共数据汇聚整合,切实打通“数据壁垒”“信息壁垒”“系统壁垒”。

要打造更专业的营运队伍,吸纳更多专业技术人才、复合背景人才,推动城市更好地实现智能化运行、指挥、服务,依托数字资源开发更多便企利民“微应用”,推动政府数据向市场、社会共享和开放。

二要坚持久久为功,打造稳定公平可及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要着力保障政策规则稳定性,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将营商环境建设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要着力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深化从“给优惠”向“给机会、供场景”转变,普遍降低公共要素、基本要素成本,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要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加强事中事后精准监管和柔性监管,用科技手段提高监管透明度、压缩自由裁量空间,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要着力增强企业市民可及感,重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组织方式和供给方式,提升政策的精准性,提升服务的便利性,持续深化错时延时(预约)服务,对有特殊困难的群体上门服务。

三要完善推进机制,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

要强化目标导向,对标学习杭州、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典型经验,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交流合作。

要强化问题导向,着眼群众和企业普遍需求,坚决打破“信息孤岛”促进“连、通、办”,加快补齐短板,以务实举措切实优化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

要强化结果导向,用真实数据和群众切身感受分析评判改革实效。

市政府秘书长周先毅等参加会议。

蓉城政事记者 李彦琴 摄影 杨永赤

编辑 周霖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