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5369|回复: 0

[杂谈] 为什么总感觉别人比自己过得幸福?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0-7-29 14: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堰广播电台 远方        十堰柏和心理中心 曲鹞奇
远方:最近,一位女生朋友说,她在微信朋友圈屏蔽了很多人。她觉得自己很努力,过得也不错,可与朋友圈所晒得 “美好” 相比,还是觉得别人的生活,都比她过得要幸福,觉得焦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朋友工资不多,花呗、信用卡欠了不少,说是下个季度的房租都没着落,倾诉时感觉他很焦虑,可平时好像还是乐呵呵的,真羡慕他的乐观和淡定。结婚的同学生了小孩,感觉她们一家三口真幸福; 单身的闺蜜,一个人生活的可真潇洒。她们在感情上,不像自己一样,有很多烦恼。身边的人好像都挺快乐的,他们不是生活得很幸福,就是面对困难很乐观,感觉别人都没有自己内心的纠结。 其实我们知道每个人生活都不容易,可为什么我们常常只能感受到别人的快乐,却很少感受到别人的烦恼呢?
     在看留言时,不止一次地看到过 “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这样!”。为什么我们常常会觉得,似乎有些烦恼只有自己会产生呢?
曲鹞奇:还记得2000年前后,QQ忽然火了起来,随后还有一些关于网恋的小说比如《第一次亲密接触》,那时候流行网恋,但随之而来的另一个现象就是“见光死”,即网友之间聊了一段时间,彼此把对方想象成公主与王子、帅哥美女。但是真正出来见面的时,却发现网友和自己预期的大相径庭,于是网上的恋情就宣告死亡。
   这里面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在网络上建立起来的感情,网友都倾向于把对方想象成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样子。也就是会把对方的外表和性格提高很多分。这是一种主观体验,因为当人们遇到一个令自己愉悦的事情时,倾向于把这个事情的结果期待的比现实要高一些。例如恋爱时对婚姻的期待、上班前对工资的期待、做生意前对盈利的期待等。
     反之,当一个人遇到令自己烦闷的心情时,通常也会把自己的处境想象的比现实要差很多。例如高考中,本来就对考试感到紧张的孩子,通常估分也会估的比现实低一些。
    这是与当事人的心境有关,心情好,则预期会更好,心情差,则预期会越差。当事人如果感到焦虑、落差感、烦闷,就会本能的把自己想象的要过于差,那么相比之下,自然别人都比他过的好。
     总觉得别人比自己过的好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表面印象。有心理学家做了很有趣的比喻,他说世界上只有三种人,一种是神经症性人格、一种是人格障碍、还有一种是精神分裂。除此之外,没有所谓的百分百的心理正常人。我们身边所谓的正常的人,包括你和我。只不过是心理症状比较轻,可以被很好的控制住。所以你也不会想到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没有一个人是百分百心理健康的。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比喻,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别人的好,只不过是别人让你看到的部分,别人没让你看到的部分,是你想象不到的。例如在朋友圈里,大多晒的是自家孩子考高分、或者游山逛水、或者吃着珍馐美味、再或者是晒着自己的淡然心情。几乎每个人发在朋友圈的内容都是此类,很少有人会把自己的不堪和狼狈发在网上、或者写在脸上。所以给自己的印象是总觉得别人比自己过的好,因为别人的痛苦可能被掩盖了,没让你看到,但是你自己的痛苦永远也掩盖不了,因为痛苦在你心里。
     我记得有一次和朋友聊天,我说我现在生活和工作压力比较大,每周可能连一天休息都没有,每天一醒来,就是需要依赖我的家人,但是我却找不到可以依赖的人。但是我很羡慕这个朋友,因为朋友的父母可以为她提供很多资源和帮助。我这个朋友在生活上会比较省力,我说完后,朋友看了我半天,说他还羡慕我,可以有自己的事业,还有独立的自由。 他虽然有父母帮衬,但是父母对他生活干涉也很多,虽然他工作稳定,但是在单位要小心翼翼应付上下级的人际关系。
    我这才深刻的感受到,我们眼里总认为别人比我们过的好,但是在别人眼里,可能也是羡慕着我们的生活。
远方:所以,我们看到别人所呈现出的生活与状态,往往是经过修饰与美化后的样子,而我们往往会认为别人真实的生活,就是其表现出来一样的精彩。我们高估了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往往觉得自己具备了解别人情绪的能力,别人的一个表情和动作,自己就知道对方有怎样的感受,可真的是这样么?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随机选取了52名大学生作为参与者。参与者分为两组,一组参与者品尝10种饮料(2种有异味),无论饮料的味道如何,要求其保持中性(不厌恶不愉悦)的表情,另一组参与者观察品尝者的表情,判断其喜欢或讨厌所品尝的饮料。
      调酒师评估观察者可以正确猜测的概率为36.3%,而经过实验测试,观察者不观察表情仅凭偶然机会,就有20%的可能性猜中品尝者是否喜欢或讨厌该饮料。而实验结果表明,观察者通过观察表情正确猜测,品尝者喜欢与否的概率仅有27.2%。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他人想要隐藏自己的情绪,我们就很难准确判断对方的情绪,而我们往往又会高估自己判断他人情绪的准确率。我们其实很难知道,别人真实的情绪与感受究竟是怎样的。
曲鹞奇: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心理学的词汇---共情。  其意义就是设身处地的感受别人的感受,去理解别人。 我的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经历心理创伤的来访者。例如一个女孩失恋了,来找我们倾诉,我们能感知他的悲伤,可所能感受到的痛苦程度,比起当事人所感受的其实差很远。有的人总是劝经历创伤的人要大度点、想开点, 这就是典型的共情不够。
     网上有句话说:如果针没有扎到你的身上,你就不要盲目的去劝别人想开点,因为你感受不到这种针扎进身体的疼痛。
     在生活中正是因为有的人共情不够,所以他才有可能把别人都想象的风清云谈,而其实别人内心可能早已狂风暴雨。就是因为别人的内心冲突在别人内心里,所以我们很难感受到。
     在日常当众讲话这种在普通不过的事情上,也许有的人会内心极度恐惧,面红耳赤; 在没有经历过抑郁的人内心里,他永远不会理解抑郁症患者即使处在风和日丽的环境中,内心也可能是阴云密布的;在一个从小交际能力不高的人心里,也许在经历别人眼中的恋爱时,他的心理却满是尴尬和焦虑。
     但是如果把共情利用好了,可以有几个好处。 我中学时有一次考试长跑3000米。 最后几圈时,我实在是感到喘气都费劲,腿上想灌了铅。 最后一圈想停下来。 但是忽然有一个想法,我觉得我都快顶不住了,别人估计体力消耗也差不多了。我再咬牙跑快点,后面人就追不上了。
   或者是我在交际中需要见一个陌生人,那时候年龄还小的时候,我会有点紧张,但是我后来想,我和陌生人见面,我对他来说也是陌生人,说不定他比我还紧张呢。 这么一想,我就感到轻松很多。
远方:没有100%的感同身受,很多时候并非别人的生活不痛苦没烦恼,也许是我们感受不到别人的烦恼,或是将感知到对方轻微的悲伤,当成了他经历的真实痛苦。也许别人心中早已经历了狂风暴雨,而自己却觉得对方云淡风轻。
     人的快乐如何转化为自己的幸福?别人的生活也许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快乐,而他们呈现出经过修饰后的样子,在怎样影响着我们呢?
大多数人都理解,别人过得幸福或是不幸福,跟自己其实没什么关系。可当我们看到周围人生活得很幸福时,有时还会羡慕,觉得 “他那样的生活真好啊!”。
曲鹞奇:总是觉得别人比自己过的好,可能是因为内心的竞争焦虑在发挥作用。我在咨询中见过一些学生,如果因为健康原因请假,可能只有几天假,当要返回学校时,就会有很多的压力,因为学生会想,自己差了几天课,同学们一直在学习,可能把自己拉的很远了,如果去考试可能很没面子。
    这种在竞争上的危机感,会让我们更愿意为获得相似成就而努力。就像我们上学时,看到班里成绩好的同学,难免会羡慕,这种情绪会激发学习的动力,让我们有干劲,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成绩。同时,这种羡慕也会触发一个人的自卑感与挫败感。我们在与优秀者进行比较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他很棒,而自己好像不如他的感觉。。
     我之前很想养成早起的习惯,可一直没有行动起来,也觉得无所谓。而最近一个同事,每天6点左右都会发早起打卡的朋友圈,突然让我觉得有些焦虑。他的每个早起打卡,似乎就像是在告诉我没能达成目标,实现理想的自己。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羡慕,让自己变得更好,生活得更幸福。
    什么样的人会激励我们去努力呢? 答案不一定是一些银屏上的、书上的、历史上的我们熟知的人物, 而是我们身边的人。因为你和曾经的同学、同事、朋友一起共处过,所以他们的成功,会给你传达一个强烈的信号:你被落下了!   网上说现在同学聚会很少去参加 ,因为都是攀比,没意思,但是我的认识是:在不愿意改变的人眼里,同学聚会是攀比,但在愿意努力的人眼里,同学聚会就是一种激励。 一年聚一次,看看自己和昔日的同学们差距有多大, 看看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他们是怎么做到比你优秀的?这就是一种激励。

远方:1.正确看待自己的缺乏
心理学家认为,羡慕引发的沮丧与不愉快,是人们意识到自己缺乏所导致的。
    面对缺乏,很多人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否认或自我指责。在发现朋友早起时,也许会找借口 “工作太忙,需要加班晚睡” 来逃避面对自己不早起的事实,或是自我指责 “我太懒了,怎么就不能早起呢?”。
   无论是否认还是自我指责,大多数情况都会加剧负面情绪,消耗自身能量,很难成长与进步。面对缺乏,可能更有效的方式,是看清自己,接纳差距。
   很多内向的人,常常会羡慕外向者拥有很多朋友,能在社交聚会上谈笑风生。可一旦参加过量的聚会,往往又会消耗能量,整个人感觉特别累。
    在与外向的人比较时,社交能力欠缺的内向者可以看到自身的不足,而如果逼自己成为外向者,又很难做到。
我们知道,内向的人更适合亲密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就没有必要逼自己成为外向者。不如尝试着接受自己暂时很难像外向者在聚会中游刃有余,同时可以向外向者学习社交技巧,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
曲鹞奇:让内向的人变的外向, 人们这个命题有很多的误解。心理学家荣格说内向和外向本身就是两种不同的人格特质,不存在那个好、那个坏。人们之所以产生误解可能是把内向与社交障碍搞混了。
    内向人格的特点是:思考比较多、内敛、心思比较细腻,内心能量主要投注在思想层面。但是非要让内向的人与人打交道,他也会比较正常的应对。  但是社交障碍的人在与人交流中会出现一些躯体化反应、或者是紧张、恐惧的主观体验,导致交流无法继续下去。
    内向的人在疫情封闭期间反而出现焦虑的几率要小,因为内向特质的人主要的精力不再外面、也不再社交上,而是在精神层面,  他们可能在家里看看书、上上网、玩玩游戏就可以很顺利的生活下去。
    而且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美国的历任总统中,性格偏内向的多一些。也就是说,内向型的人思考比较全面,比较理性、做事情比较沉稳。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性格特质有个基本的认识,我们就不会强逼着自己做出改变,而是让自己做一些适合自己性格的事情就好。
    比如说我在大学毕业后,要做过一些别的工作,其中销售类工作就是其中之一,我的几份销售工作做的事情都不长,一般不超过3个月, 之后我并没有非要让自己去适应这份工作,我觉得可能我的性格本身就不在销售上,但是我又喜欢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同时我对研究型工作也比较感兴趣。 所以我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一直到现在。
     我还见过一些国外的案例,比如说让完美主义者去从事安全类的工作,因为完美主义者不容易犯错,对自己要求很高,如果在安全检查方面,就比一般人座的好。   还有一个案例是,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很发愁,因为孩子总喜欢打架闹事, 咨询师用了很多办法,好像也没有根本改变孩子的行为,这时候孩子快高中毕业了,其中一位咨询师说,这孩子的攻击性很强,可以培养孩子以后去当兵、或者当拳击手。   后来母亲照咨询师的话去做,几年以后,这个孩子在军队里屡屡立功,因为孩子的攻击性在军事活动中得到了完美的释放,

远方:2.设定目标与计划,塑造理想自我
     由于理想自我指定遥远的目标,因此人们必须创建近期计划,设定指向最终目标的行动方针。
我的一个女生朋友,看到闺蜜减肥瘦了下来,她也想要去减肥,而坚持了几天的运动觉得没效果,就放弃了。
她说自己就是没恒心缺乏毅力,不像她闺蜜一样能够坚持。而心理学家认为,无法实现理想自我除了坚持,也源于缺乏足够的知识或经验、有效的计划和认知能力。
减肥过程中,每个人都难免遇到懈怠、不愿行动的时候,如果将这样的状况列入计划中,遇到后可能就更容易解决,而非放弃。
具体可以怎么做,才能有效整合知识经验、设定有效计划,更容易弥补差距、实现理想自我呢?

曲鹞奇:制作愿景板,我在十年前在电脑桌面上建立一个文件夹,文件夹里大致列出了我在一年目标、5年目标、还有终身目标。3年前,我无意间看到了这个文件夹,又打开来,惊讶的发现,里面的目标,我已经完成了一半, 我把完成的目标打上勾,当时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愿景板最好尽量使用图片,例如你想要去旅游的地方、你喜欢的房子、你未来想取得的成就等,这样会加强你潜意识中对目标的动力。
远方:很多时候我们会羡慕别人,觉得别人的生活比自己过得好,从而感到焦虑,也想成为他们,过上令人羡慕的生活。而可能忽略了他们背后的艰辛,自己生活中的小美好。
追寻美好生活,理想自我没有错,只是在这之前,请别忘了先与平凡的自己和解,拥抱这个看起来暂时并不那么美好的生活。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