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3410|回复: 0

[转载] 童年如何影响人的一生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0-6-6 12: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堰周刊记者 郭菲          十堰柏和心理服务中心 曲鹞奇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童年时光虽短,却对整个人生影响巨大。
     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这一生的关系模式、人格特质、行为模式在6岁前就基本形成了。所以一个人这一辈子的关系模式和人格特质都是6岁前的强迫性重复。
    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和精神分析理论所提出的都是同一个意思。童年的经历就像是一颗射出的子弹,而这颗子弹哪怕飞行得再远,这个飞行轨迹都是由童年早期经历所决定的。
    但这不代表,我们的生活就是“宿命论”的,就是无法改变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就是帮助我们弄清楚成长早期经历与成年后的心理行为模式的因果关系。当人们越看清自己现在的心理模式,就越有改变的动力。
      很多家长会觉得婴儿是不记事的,所以即使婴儿经历了什么,也不会对其心理发展构成什么影响。 这一点就大错特错,据科学研究,婴儿在出生后,人格就开始发展。也就是说,婴儿出生的一些经历就会影响这个人成年后的心理发展。

关于分离焦虑
     在生活中,有一些人对亲密关系的依恋到了过度的程度,如果经历分手或者离婚,会感到痛不欲生,甚至会结束生命。这通常与这个人3岁前的经历有关。孩子在6岁前会经历几次无可避免的分离;第一次是母亲分娩,孩子与母亲分离。第二次是断奶,这是与母亲的有一次分离。第三次是上幼儿园的分离。 孩子的每一次分离如果被提前、或者被延后了就会造成孩子未来的依恋关系会问题。例如断奶,现在科学的断奶时间是在婴儿12个月左右。如果太提前,婴儿还没有形成安全的依恋模式,于是及婴儿会受到分离创伤。 如果断奶太滞后,例如孩子超过3岁还在喂奶,那样会导致母婴的分化不良,以后孩子会过度依恋母亲,从而影响自己的社会交往。在生活中,这样的人和所有朋友同事都处不好关系,而只能和父母互动。
   孩子在3岁前,如果得到母亲良好的陪伴,就会培养健全的安全感。 3岁时,孩子需要和父亲的建立关系,而父爱的作用就是稀释孩子和母亲的关系。因为孩子如果一直与母亲过亲,而父亲无法融入,就会造成孩子无法向外发展情感,社会上的妈宝男,就是这样来的。
    在孩子5岁前,特别是在3岁前,不要和父母长期分离,如果父母在孩子3岁前长期分开,超过一个月,就可能对孩子一生的心理发展造成影响。所有现在有的国家会让母亲在孩子3岁之后再出去工作。那么孩子如果在3岁前经历母亲长时间的分离,那么孩子以后对分离会产生焦虑。例如她在恋爱中会过度地控制另一半,会要求另一半随时随地接电话。如果另一半和自己分手,她就会感到痛不欲生。 其实这个分离后的感觉是因为激活了童年时所经历分离的痛苦感受。而小时候孩子得到很多的陪伴,那么这个孩子未来面对分离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关于亲密关系
    孩子在生命中接触的第一个异性就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孩子在3岁时会出现恋母恋父的发展阶段。也就是精神分析中说的“俄狄浦斯情结”。3岁左右的小女孩会幻想着以后嫁给爸爸,而小男孩通常会幻想娶妈妈。在这个时期心理发展比较好的孩子以后也会构建比较和谐的婚恋关系。因为孩子把早期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带到了自己的婚恋关系中。
     例如一个女孩,自小父亲就一直在外地工作,对女孩的陪伴严重不足;或者是女孩一直被单亲妈妈带大;或者是女孩的母亲在家中没有地位,没有存在感。 这几种情况下,女孩就无法与父亲构建健康的亲密关系。那么女孩未来可能会出现早恋行为,这是因为女孩需要在外面找一个男性来填补自己的父爱;
     其次是女孩可能变为剩女,一直接不上婚。因为女孩没有体验过父爱,她就无法在恋爱中鉴别什么是健康的爱,这就会造成婚姻恋爱的不顺利;
     还有一种可能是:女孩在童年耳濡目染父母的争执和矛盾。于是孩子就会觉得发生争执可能是构建亲密关系的一种方式。于是当孩子长大后,也会用争执、吵闹来和别人交往,后果可想而知。这个孩子以后在关系中不会幸福。

关于性别意识
    孩子在3岁前,去会形成性别意识。孩子在出生后,家长就会给男宝宝准备男性化颜色的衣服,而给女宝宝则准备粉红颜色的衣服。等孩子再大一点,就会让男生穿裤子,女生穿裙子。 在玩具的挑选上,给男孩子准备枪棍、机器人等玩具,女孩子玩毛绒玩具。在亲密关系上,对男孩子可以多拥抱,而对女孩子没有多亲吻。 在孩子2岁时,要注意洗澡男女分开、上厕所男女分开。
   这样的训练,就是为了强化孩子的性别意识。让孩子明白男性和女性的差异。有的而家庭为了好玩,把男孩子打扮成女孩子,还穿裙子;还有的家庭,把女孩子当男孩养等行为,可能会让性别意识不强的孩子角色混乱。

关于安全感及人际交往
    孩子在刚出生时到1岁间,如果母亲的照顾是及时而细致的,而且母亲的情绪是平和、开心的。这个婴儿就会从母亲脸上看到笑容,于是婴儿会觉得自己是好的,于是母亲也是好的,长大以后,就会觉得社会也是好的。这就是安全感的由来。如果婴儿有需求,母亲不能及时回应,或者回应的不准确。例如孩子饿了,母亲却去换尿片。或者是孩子吃饱了,母亲却还在哺乳。或者是母亲的表情总是沮丧、焦虑、厌恶的。婴儿就是觉得自己不好,母亲才会这样,于是婴儿长大后会觉得社会对自己是不友好的、挑剔的、危险的。这就严重制约了孩子的安全感建立。
     还有一个理论是说:看一个孩子的交际模式,大致可以推导出孩子和父母的交际模式。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在学校里欺负别的小孩,那么老师要了解一下,孩子是否在家里也遭受过大人的欺负。
  一个人在成年后,对老师、领导等这些权威性的人物有恐惧感,那么可能是这个孩子从小在家里是害怕父母的。因为父母也是权威的一种。孩子可能把对父母的恐惧代入到了其他权威身上。
    如果孩子在交际中,总是显得没有主见、而且常常迎合别人。还总是被人欺负,没有反抗的力量。这是因为孩子从小被父母照顾得过于细致,甚至可以说孩子被父母控制的过多,例如翻看孩子手机、日记、不敲门进孩子房间,随意处理孩子的个人物品等。于是孩子的自我边界感是常常被家长侵入的。那么就有可能孩子在交际中也被别人控制和侵犯。或者是孩子以后也会用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对待别人。
   
    关于身心健康
   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了身心治疗的医院。身心健康就是说:身体状态有一部分是受着心理影响。反之心理问题也会影响身体。
   从最常见的高血压、胃部疾病、乳腺问题就会受心理影响较大。例如儿童的哮喘,哮喘只有一部分原因和过敏有关,而大部分的儿童哮喘,我们会发现,这些儿童基本都生活在父母高度控制的家庭。用精神动力学解释就是:孩子生活在家长高浓度的爱中,以至于无法正常呼吸。于是就发生了哮喘这样的躯体化表现。
    还有的孩子从小总在感冒发烧,于是父母就会给孩子穿上较厚的衣服,不让孩子吃冷饮。夏天只能喝常温水等等。于是你会发现这样的孩子都瘦瘦小小、也不活跃,好像生命力萎缩了一样。  父母给孩子穿过后的衣服,会让孩子大量出汗,如果不及时处理,孩子真的会感冒。 而家长给孩子长期穿厚衣服和温水,也会暗示孩子:你的身体很脆弱,你不能像别人那样去跑跑跳跳,于是孩子真的认同了父母的暗示,自己的身体就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