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3404|回复: 0

[十堰城事] 老人被丢包诈骗2万养老钱 嫌疑人潜逃3年终自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7-6-15 09: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喂!这是不是你掉的包呀?”走在大街上,如果突然有陌生人凑上来这样问你,那你可要当心了。3年前,孤寡老人吴某带着打工一年多积攒的两万余元现金,从四川途径十堰,欲回房县老家,不料被人用这种手段骗走了所有积蓄。6月12日,在警方不懈努力下,嫌疑人潜逃3年后终投案自首。


老人在公交站台被“丢包分钱” 骗走22800元


2014年12月2日,十堰市张湾区公安分局报警电话急切地响起。一男子焦虑无助地在电话中向民警说起了当天上午的遭遇。


原来,被害人吴某今年60多岁,是一名孤寡老人。由于家庭贫困,吴某一直在四川打工。当天,他带着在四川打工一年多积攒的两万余现金,准备从十堰回房县老家过年。没想到在红卫23厂对面公交站台等车时,这些钱就被骗子骗走了。当自己意识到是骗局时,已难寻骗子的踪影。


接警后,民警迅速赶到现场。“这可是我的养老钱啊,我现在身无分文,连家也回不了了,以后可怎么活呀?!”吴某见到民警后情绪激动不已。


这么多现金揣在兜里,骗子是如何得手的呢?吴某告诉民警,他在公交站台等车时,突然有人问他是否丢了包,并要与他平分捡到的包里财物。听了吴某简单的讲述后,民警立即意识到,这是丢包诈骗的陈年老梗又上演了!


3年6次抓捕在重庆一医院获得重要线索


了解案情后,张湾警方全力侦查,很快锁定了重庆籍男子何某、朱某、冉某、陈某等人有重大作案嫌疑。3年来,张湾警方先后六次赴武汉、宜昌、重庆等地进行抓捕,并与当地警方沟通办案情况,但始终未取得进展。


期间,办案民警了解到,朱某因2016年重庆辖区一起诈骗案被判处在万州监狱服刑,将于今年6月释放。今年5月,张湾警方又获知何某在重庆某医院住院的线索。


掌握这一线索后,张湾警方迅速前往重庆。通过各方面调查,警方排除了何某的作案的可能性。但何某向警方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进一步证明朱某涉及此案。民警随后便马不停蹄赶往万州,于6月初将刑满释放的朱某带至公安机关进行讯问。到案后,朱某对其伙同冉某等人,3年前在十堰实施丢包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民警耐心规劝嫌疑人迷途知返投案自首


经进一步调查,张湾警方发现其另外两名同案犯冉某、陈某均系其远方亲戚。


民警遂多次积极做其家属思想工作,耐心地给他们讲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敦促他们配合公安机关规劝冉某、陈某放下包袱,早上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6月12日,在朱某家属的劝说下,冉某主动赶往十堰投案自首,并协同朱某共同退还被害人22800元。受害人吴某在收到被骗欠款后,喜极而泣,对民警3年来不放弃、尽职工作,帮其追回损失表示由衷地感激。


目前,犯罪嫌疑人朱某、冉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丢包诈骗”并不高明


“这种手段并不高明,但在全国范围内非常普遍,受害者众多。”张湾警方告诉记者,“丢包诈骗”并不是什么高明的骗术,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作案时,骗子通常会选择路上的行人作为目标,先问受害人是否丢了包,随后再假称要与受害人平分捡到的包里的财物,期间偷偷调包,骗走受害人的钱物。诈骗金额一般在几百元钱,由于数额不大,受害人往往自认倒霉,不愿报警。


警方提醒,骗子一般选择老年人,瞅准了一些人爱贪小便宜的心理,也许这正是骗子及其同伙精心设计的骗局。要保持平常心态,不被利益冲昏头脑,不被骗子们的表演蒙蔽,遇到街头诈骗犯罪分子,要立即报警。(通讯员 刘英 代猛)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