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2780|回复: 3

[十堰城事] 啃老族的危害(大多数的人都还在啃老吧)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6-8-9 03: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有些年轻人,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知名快餐店、时尚卖场、高档的KTV,时尚的发廊,网吧,游戏厅,成了他们的聚集地;时尚的着装,高档的手机,名牌的香烟...成了他们攀比的资本。人们常常给这样的一群人起了一个名字叫“傍老族”,说得更狠一点,叫“啃老族”。一边是劳心劳力、白发苍苍的父母,不辞辛苦的赚钱养家糊口,一边是赖在父母怀里不断乳的子女。在这个问题上,我国正在“与国际接轨”。国外也存在20多岁、大学毕业的成年子女仍靠父母养活的现象,但较少。而当今我国啃老族是专指那些在义务教育结束以后,既不升学、不工作、也不参加职业培训的年轻人。他们年纪轻轻为什么会成为“啃老族”呢?通过十几年的职教生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面对当前的成年孩子,一个死活不肯断乳的“大”儿女,父母们苦不堪言。“太辛苦”、“太累”"不挣钱",这几乎是所有“啃老族”一致使用的拒绝工作的理由。年轻人就这样挥霍青春和精力,而他们正在老去的父母,却为了维持生计,埋头在“太辛苦”"太累"的工作里。“割肉孝亲”、“卧冰求鱼”,在现代社会里,二十四孝的故事逐渐被人遗忘了。如今是父母在无奈地“割肉养子”,实在令人心酸。“啃老族”为什么会就业难呢?我认为现在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个就是有就业能力和机会而不想就业.这样的年轻人缺乏责任心,也缺乏自信心。对于他们来说,不就业可以逃避眼前面临的困难,但是他们生活得并不潇洒。毕竟,前途未卜,生活空虚,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比别人要大,所以每天就以游戏厅,网吧,商场做为聚散地。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不工作的时间延长,他们与社会的交流越来越少,适应能力也将下降,以后就更难适应工作的要求。另一个就是父母的溺爱而使孩子丧失就业.现在有些父母对于孩子非常溺爱,总认为自己家中有些余钱,又怕孩子累着,所以不忍心让孩子过早的加入社会,过早的就业,总是将孩子拢在自己的怀中,其结果就是给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心里,时间一长,就养成了孩子不愿就业,以及丧失就业能力.再一个就是当今的社会风气问题.当今的社会就业风气几乎是不敢让人来提及.拉关系,走后门,点炮,找个好工作就得必须"有钱,有人",哪怕没有能力都可以.从而给现在的年轻人造成了不好的心里影响,我所接触的学员在一起交流时,就经常提及到这些问题"谁家有钱,有人,不学习也能找到好工作,而我们学的再好,没有钱,没有人也只能做一个小工人整天累死累活的给人打工,所以还不如现在玩个够,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听后真的感觉到心酸,我想这也是我们当今社会就业和职业教育的一个失败点.我想这样的啃老族,我们的社会以及家长应该帮助他们创造机会,培训他们的技能和知识结构,让他们适应工作和创业的需要。另外,还要对他们进行责任心和自信心的培养,让他们主动承担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当然,改变自己生活的关键还是他们本人,只有端正就业态度,才能摆脱眼前的困境。很欣赏这种看法:“啃老族”就如一壶没烧开的水,当社会经济发展之“柴”不够,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柴”有缺陷,当自身素质之“柴”缺乏,这壶水能烧开才怪? 所以我认为,与其让父母养活他们,不如努力帮助其就业,这需要政府在培训、就业导向等诸多方面进行扶持与引导,更需要“啃老族”们加强学习、转变就业观念。众人拾柴,火焰才高,这壶水才会烧开。 觉醒吧,啃老族.让我们的父母不要再伤心了.自尊,自立,自强,靠自己的能力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社会认可的有用之人吧!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8-9 03: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啃老族泛滥,那么人就变得没有志气了,没有志向了,中国的年轻一代可以说完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8-9 14: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啃老一族确实是社会上一种社会现象而且对社会也有一些负能量的传播,但问题不能仅归结于年青人甘于平庸不思进取整个社会也要进行反思如何为广大的青年人创造出更为公平合理的社会环境,更要看到社会上一些积极地,向上的方面多传播些正能量,逐渐净化社会的大环境相信啃老一族的年青人会越来越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6-8-10 09: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志向,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工作  。是不是感觉振聋发聩。。。。和你说的一样,然并卵好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