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174|回复: 0

铲屎官隔离,宠物咋办?这里建起了“宠物方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5-27 10: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要独自在家待几天,每天少吃一点哦,等我跟你妈妈回来,”戴苏皖一边反复叮嘱“闪电”,一边准备两盆水、一盆南瓜米饭、一盆肉。

“闪电”是一只一岁多的阿拉斯加弟弟,和戴苏皖夫妻俩住在上海浦东北蔡镇联勤村。

4月16日,联勤村因疫情严重开展全体集中转运隔离,按照规定所有宠物不能同行。“闪电”怎么办,戴苏皖想了各种办法,却都无法实行。

19日,不得不离开家了,戴苏皖只好把家里所有的食物做好摆在“闪电”面前,希望狗子能撑到他们回家。

戴苏皖的家门再次被打开是在2天后,出现在门口的是两个全身白色的男人,“闪电”天生亲人,好几天没见人类了,朝男人摇起了尾巴。

一个男人拍了拍他,喊了他一声“囡囡”,“囡囡,过几天侬妈妈就回来了嗷,不要急哦。”男人一边检查“闪电”的食物,一边把几乎快要磨断的牵引绳换了下来,牵着“闪电”离开了家。

走了几十分钟后,“闪电”屁颠儿屁颠儿跟着两个“大白”来到了一间白色集装箱面前,集装箱上贴着“宠物照料爱心小屋”。

这个小屋是联勤村在村民集中转移后统一收治村民宠物的地方,喊“闪电”为“囡囡”的男人是宠物医生张昕,另一名则是村委工作人员兼小屋志愿者张建忠。

在小屋,“闪电”和其他三十多只狗狗得到了统一照料,每天都会有人来搞卫生、添狗粮、换饮用水。

这或许可以称得上上海首个统一的宠物隔离点,虽然条件简陋,但已经迈出了统一收治宠物的第一步。

拉来两个集装箱

小“闪电”是第二十多位入住宠物照料爱心小屋的居民,宠物照料爱心小屋位于联勤村村委外空地、由占地18平方米集装箱简易搭制而成。

4月16日,浦东新区北蔡镇联勤村村民集体转移至隔离点。“此次转移的居民达2000多人,居民统一隔离的地方不接受宠物。一开始我们也考虑让小动物们在家,我们上门投喂,但这样工作量大,工作人员顾不过来。”联勤村党总支书记沈宰元说道。

既然没法挨个上门投喂,那么能否统一收治小动物,提供日间照料,沈宰元提出建“宠物方舱”。

“宠物方舱”?同事们听到沈宰元的说法都觉得新奇,“只听说过给人住的方舱,还没听说过宠物方舱。”很快,沈宰元的建议得到了同事们和浦东农委的支持。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建宠物方舱?建在哪儿?

一开始沈宰元想的是,仿照人居住的方舱,建一个大棚,然而建大棚,要找材料找工人,还要建,至少要花个好几天的时间,耽误不起。

疫情期间,部分安保队员、村委工作人员住在集装箱里,那么,或许也可以把宠物们安置在集装箱里。

第二天,一个集装箱出现在村委会旁边的绿道上,与居民区保持距离,又在村委视线和步行范围内,有门有窗,保证通风。

地方有了,沈宰元动员张建忠等2名村委工作人员成为宠物小分队志愿者,与安保队员一起上门喂食、转运并照料宠物。

怎么照料宠物,沈宰元和小分队都是外行,一脸茫然。于是,浦东农委帮联勤村联系了上海宠物行业协会成员单位。最终,拥有十多年宠物临床从业经验的张昕和三名同事作为专业顾问来到了联勤村。

张昕来到联勤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小屋、优化狗狗们的居住环境。

此时,小屋里已经入住了二十几只狗狗,二十几只狗狗住在一个集装箱里,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张昕请沈宰元再弄来一个集装箱,让狗狗们分开,保证居住面积,避免因拥挤带来卫生、疾病等问题。

买一个集装箱要1万多元,住过动物后也很难再退回。“既然做了就要做好,”沈宰元咬咬牙,向第三方工程队又调来了一个集装箱。

有了两个集装箱后,张昕和同事们着手给狗狗们搬家。从兄弟单位宠物店征集来的笼子用喷火枪消毒后放进集装箱里,小狗用小笼,大狗用大笼,并“保持社交距离”。

集装箱里没水没电,张昕和同事们一桶桶从村委接水冲洗底盘搞卫生,虽然条件艰苦,但小动物们有了新家。

把小动物们送往新家

完成由“群租房”到“合租房”的改造,小屋升级成功。

张建忠告诉张昕,已经入住小屋的大多是脾气好的狗子,但还有十几只脾气倔的“钉子户”滞留在家中。

张昕听罢,立马提出要跟小分队一起去转运狗狗。

“疫情时不少暴力对待宠物的恶性事件都发生在转运过程中。联勤村本来在做好事,不要因为抓狗的方式不对,细节没掌握,导致好事变坏事,”张昕解释担心的原因。

看似简单的转运,其实要讲方式方法,在联勤村转运狗子的过程中就曾有人被咬。

跟志愿者转运了一次后,原本担心会粗暴抓狗的张昕放下了悬着的心。

一次抓两只小狗时,一只凶凶的小泰迪直接咬了一名安保队的小伙子,小伙子并没有生气,反而给“诱捕”小泰迪支了一招:两只狗狗是好朋友,可以先把一只较乖的小狗请进笼子里,以此引导泰迪进笼。果然,志愿者们把乖乖的狗子放进笼子,躲到一边后,泰迪看着朋友进了笼子,自己也走了进去。

“抓狗一要有耐心,二要了解狗狗的习性。一起转运的志愿者和安保队员都是本村子的人,狗狗在村子里走东串西,志愿者都认识,熟悉一些狗狗的习性,给了我们很多帮助。”

张昕介绍,在联勤村,不同于面积有限的楼房,农村小楼房往往有个好几层,物品杂多不容易抓捕,张昕和志愿者们打配合战,引导到卫生间等小空间里,缩小包围圈。

把狗狗引到角落里后,大毛巾盖住,顺势抱起,这样既能保护狗子也能保护人不被咬。

“就像用航空箱或太空舱带猫咪出门一样,为宠物提供遮蔽可以减少宠物应激。无论猫狗,比较敏感的小型动物都有可能有应急反应,严重点可能会猝死。”

在村民家中,小分队还遇到过两只布偶猫。“主人在屋里留了很多叮嘱的字条,看得出很爱毛孩子。我们进屋的时候自动喂食器已经被打翻,空气净化器也倒掉了。”

猫比狗更难捉,第一天张昕退出了屋子,等到第二天,同事赶来,才与同事互相配合“擒拿”住了两只猫咪。

这也是张昕在联勤村遇到唯二的家养猫,“村子不同于城市里,养狗的比猫多。”因为猫对环境改变的应急反应更强烈,两只小布偶已被张昕带回宠物医院,在更友好的条件下适应新环境。

4月下旬,全村三十多只小狗狗全部完成入住。

接下来的几天,小分队每天例行查房,检查身体、检查排泄物,张昕和同事们手把手地教会了志愿者科学喂食换水搞卫生的方法。

小屋情况稳定后交由志愿者们照料,张昕和同事们则回归宠物医院的本职工作。

沈宰元说,刚开始的几个晚上,狗狗们不适应新环境,吠叫不断,而现在已经很少能听到狗子们的叫声了。

“张医生,你今天能不能来看看,有一只狗生宝宝了,”一天,张昕收到了张建忠的信息。

张昕赶来一看,笼子里两小团狗宝宝蜷缩在泰迪妈妈的身边。

于是一天内,简易产房迅速搭建了起来。小笼子换大笼子,用纸箱做了窝垫,更暖和舒适,在笼子外用纸板报纸毛巾遮住笼子,给狗妈妈创造私密的环境。

“做妈妈很辛苦的,不要老想着出去玩,多吃点多喝点,多舔舔宝宝,”张昕反复叮嘱这只总是试图逃离“产房”的新手妈妈,把狗宝宝捧在手心,引导狗妈妈舔宝宝。

然而,有一天志愿者照例检查狗宝宝时,发现狗宝宝已经没了呼吸,尸体身上有两处狗牙印。

“狗妈妈可能是新手妈妈,不知道要给孩子喂奶,又是在外面陌生的环境,会有点紧张,”张昕的同事房栋医生解释。事实上,小分队后来还将三只泰迪转移到村委办公室内,让他们有一处单独的安静又温暖的小窝。

两只泰迪宝宝没有活过这个春天。小分队以土葬的方式在消杀后将小狗深埋。上海唯一专业处理动物尸体的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已因疫情暂停营业。

“作为一名医生,有时不得不面对一些爱莫能助的事,”张昕约了宛平南路600号的门诊。

“作为医生,我们并不忌讳去精神卫生中心,主动情绪调节很有必要。”但门诊停诊,张昕至今没有去成。

小动物们给了很多治愈。疫情期间,医院里救助了一只被压在水泥砖下的流浪小黑猫,“救小猫,感觉自己也被救赎了”,如今这只小黑猫活蹦乱跳,被所有人疼爱;在联勤村收治时遇到了两只鹦鹉,笼子里的水已经见底,小分队续上水后,两只鸟儿扑腾翅膀欢快喝水,“那个画面灵动又治愈,”张昕说。

爱吃南瓜的小“闪电”

新生命的诞生在疫情期总能给人以力量,在联勤村外,戴苏皖妻子雷慧在疫情期间生下了宝宝。

本来,因为临近预产期的特殊情况,戴苏皖夫妻二人可以暂时留在家中不做转移。

4月17日凌晨,妻子出现分娩征兆,120将妻子送往医院,按照医院规定,戴苏皖无法陪同前往。

17日,雷慧顺利生下了一名男孩,在医院待了2天后出院被送往隔离点。

妻子一个人在隔离点坐月子怎么行,戴苏皖决定前往隔离点照顾妻子。但这也意味着要留“闪电”独自在家。

为此,戴苏皖想了很多办法。遛狗群里的铲屎官们知道了戴苏皖的情况,主动提出可以帮忙寄养,但“闪电”没法给他们送过去;联系宠物店,附近的都关门了。

一边是独自坐月子的妻子一边是独自在家的狗子,戴苏皖只好忍痛选择了大人,把骨头肉、米饭做好了摆在“闪电”的活动范围内。“‘闪电’特别喜欢吃南瓜,还煮了点南瓜。”

戴苏皖放心不下,叮嘱“闪电”不要一口气吃光,“闪电”似乎听懂了,戴苏皖在家等待转运的几个小时里,小“闪电”只吃了一根骨头。

戴苏皖与妻子团聚了,两个人却高兴不起来,雷慧担心:“你来照顾我了,狗子怎么办,不得饿死。”

夫妻俩如此担心“闪电”是因为有过多次丢狗经历。一年前,“闪电”趁门开的时候偷偷溜了出去。夫妻俩贴寻狗启示、跟保安打招呼、给宠物店留照片,两个人请了两天假,骑着电瓶车和共享单车找到半夜两三点,一路走一路唤,“找狗找的,上班都没那么累。”

“要不是我老婆的话,我早就放弃了。”后来夫妻俩在派出所看监控,才在离村子七八公里的镇上看到了狗子的身影。

再见“闪电”时,狗子对着夫妻俩呜咽了起来。

经历了这次波折后,夫妻俩更加疼爱“闪电”了,妻子每天都会给“闪电”做饭,“以前养狗都没这么花精力,直接喂狗粮。”

尽管后来“闪电”又走丢了两次,但都凭借项圈上的手机号成功找回,而现在,夫妻俩却要跟狗子被迫分离,“狗子丢了的时候也就是五六天,没有分离过这么长时间。”

住在隔离点,夫妻俩依旧没有放弃,在网上寻求帮助,直到朋友发来了一条联勤村志愿者上门喂宠物的视频,戴苏皖火速联系视频发布人。

视频发布人正是张建忠女儿张妍琼,女儿看到父亲转运、照料宠物时的视频,将其发布到了网上。

戴苏皖联系上了张妍琼,给了家里地址,麻烦小分队去看看狗子怎样了。

第二天,张妍琼就给戴苏皖发来了一段视频,视频内容正是张昕和张建忠上门喂“闪电”还唤他“囡囡”。

戴苏皖放下了心:“当时听到大白喊‘闪电’为‘囡囡’,感动又亲切,‘囡囡’是上海人喊自己孩子的叫法啊。”

“谢谢志愿者,让刚生完娃的我心里有点安慰了,”雷慧在视频底下回复。

如今,“闪电”住在爱心小屋,成了这里的团宠,“他性格可好了,特别亲人,看到谁都要抱”。

戴苏皖和妻子则赶回了安徽老家,在家人的帮助下全心全意坐月子。

小“闪电”在小屋

小“闪电”不是戴苏皖和雷慧养的第一只狗,在此之前,夫妻俩还养过一只拉布拉多串串,串串生下3只小狗后,或领养或送人,最后留了一只拉布拉多弟弟在身边,万万没想到却被偷走了。

因为喜欢狗狗,2020年,戴苏皖又养了一只阿拉斯加,取名“闪电”。

“‘闪电’是我们一口一口喂大的,特别有感情。他还是只小狗的时候就可能吃了,一次能吃一盆,像小猪一样。”

“天天早晨门打开,你看小崽子朝你扑过来,真的很幸福。我做销售,压力比较大,下班回来遛遛狗散散心,感觉心情就好很多了。”

戴苏皖说自己来自农村,如今有房有车事业顺遂,是养狗给自己带来的财运,“养了狗以后,我感觉工作各方面都顺多了。”

闪电小时候

他说:“疫情结束之后,想给村委送个锦旗,谢谢他们”。“闪电”能够入住小屋,得到统一照料,夫妻俩说“是狗子有福气。”

戴苏皖的担忧,疫情期不少养宠人都经历过,人被送出去隔离,宠物怎么办,是不少上海养宠家庭最大的担心。

张昕并不建议把宠物留在家。“即使在家里备充足的食物,狗狗有可能在家里随地大小便、食物容易短缺,这样关到主人回家,肯定不是事儿。”

“我们医院也经常接到电话问能否收治,但容量和人手都有限,很多时候都爱莫能助。会给他们一些宠物酒店、宠物训练学校的联系方式,但能接受的量还是有限,这时候很多工作人员都困在家里。”

张昕提到自家宠物医院店长进方舱后,照料猫的方法。“他联系了同小区三个有猫家庭,三个家庭在小区不同的方位。三家人约定好,哪家人要离开小区了,由另外两家负责照料猫猫。没想到他自己就中招了,转运之前,把猫猫托付给了另外一个家庭。”

互助自救联盟,是这个时候的解题思路。

在这样的情况下,北蔡镇联勤村的宠物爱心小屋虽然简朴,但组建过程中受到了多方协助,或许演示了在上海建“宠物方舱”的可能性。

据沈宰元介绍,组建爱心小屋费用估计近3万元,除了两个单价约一万元的集装箱,狗粮已花费4000多元,此外还有笼子的费用。

沈宰元有了“宠物方舱”的想法后联系了浦东农委寻求专业帮助,农委通过宠物协会向宠物医生、志愿者发出召集。一直留守店内的张昕报了名,三名封控在家中的同事联系居委,通过北蔡镇和农委的证明得以开出出门证,张昕也开出了通行证得以往返于医院和联勤村。

进村后的工作,张昕与同事、志愿者、安保队员共同完成,张昕很庆幸,遇到了有爱心的一群人。

“志愿者和安保队员可能不懂养宠知识,做法不一定正确,比如会把自己盒饭里的大肉挑给狗狗吃,但是以最朴实的方式关爱小动物们。”

沈宰元和张建忠则对张昕及其同事的专业度印象深刻。“张医生是内行人,他看这些狗也好,猫也好,就好像看人一样,看一眼就知道小动物在想什么,是害怕还是放松,他们帮了我们很多,”沈宰元说道。

张昕每日往来于自家宠物医院和联勤村之间,另一名从封控小区转移出来的医生房栋则居住在村委安排的一处酒店内,就近照顾小动物们。

出身浙大动物医学硕士、从业近十年的房栋说,在爱心小屋工作并不比在医院工作辛苦,但每日要穿着防护服干活,行动不便衣服经常从里湿到外,“脱掉防护服席地而坐的时候,地面都留下了水渍。”

张昕倒不是第一次穿防护服。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他以志愿者身份前往四川参与救助,早就有过穿防护服的经验。

这一次,张昕带头在防护服上写下了“Don't be evil”的口号。

“网上看到一些害群之马躲在马甲下。病毒无情,人有底线,穿上防护服就要无愧这身白袍,Don't be evil。”

目前,联勤村的小动物们仍统一寄养于小屋,两只布偶也还在张昕医院。沈宰元表示,虽然居民已于24日回村,但全村仍处于封控区,待降级后会将宠物归还给村民。

小屋的情况已基本稳定,加之通行证到期,张昕团队以远程方式协助,小屋主要由两名志愿者负责打理。

“预防胜于治疗,前期工作做好了,后面狗子们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了,”张昕说道。

5月8日,黄浦区老西门街道江阴街上也建立了一个动物方舱,街道牵头,宠物医院的志愿者来照顾毛孩子,可容纳3只大狗、40只小狗和10只猫,据悉这里还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方便志愿者们随时查看。

新闻晨报周到APP记者·唐玮

来源: 周到上海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