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391|回复: 0

[焦点话题] 莫让公交驾驶变成“高危”职业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5-9-22 09: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19日,十堰市城市公交集团所属的201公交线路驾驶员李运涛驾车停靠公交站点,一名男子忽然冲上车一边辱骂,一边殴打李师傅头面部,随后又将李师傅拖离驾驶席猛踢,导致李师傅头部重重撞在投币箱上,当场昏迷。整个施暴过程持续了近一分钟,期间李师傅始终没有还手。令人心寒的是,当时车上的十余名乘客竟无一人阻拦施暴者,也无人报警。当李师傅晕倒后,因后门未开启,车内的乘客鱼贯跨过他瘦弱的身体纷纷下车离去。更有人在现场打电话投诉公交公司“你们的公交司机开不了车了,我还有急事儿,你们赶紧派车过来接我!”事发近半个小时后,附近的一名保安才拨打了110报警。(相关报道详见近日《十堰晚报》)

后经了解,半个月前李师傅当班期间曾发现一名女乘客冒用他人的“爱心卡”(残疾人免费乘车卡),本着尽职尽责的态度,李师傅制止了女乘客的行为。而当天的行凶者正是之前冒用“爱心卡”的那位女乘客的丈夫。李师傅受伤后被送往医院救治,目前虽已脱离生命危险,但是因为头部伤势较为严重,现在还躺在重症监护室里。这是201线路近一个月来发生的第二起公交司机被殴打事件,李运涛师傅也不幸成为了2015年十堰市第8起(也是迄今为止最严重的一起)公交司机遭暴力侵害案的受害者。一时间,201线路上的驾驶员们人人自危,公交驾驶员这个岗位似乎一夜之间就成了高危职业。

近年来,全国各地公交暴力侵害案件频发,起因大致相同,乘客往往因为酒后冲动、言语不和或者票务纠纷对公交驾驶员出言辱骂进而升级为拳脚相加。此类案件性质恶劣,危害极大,但却屡次发生,不断拷问人们的良知和文明社会的底线。这些案件被曝光之初,往往会引发各方关注,但是随着后续处理结果久拖不决、对暴力行为惩戒不严或媒体报道失声,导致普通群众认为公交司机打了也白打,没什么严重后果(看起来貌似真就是这样?袭警者有可能被当场击毙,打公交司机呢?)。甚至还有人以公交服务质量不好,出行舒适度不高为借口,混淆是非,为殴打公交司机的违法行为开脱责任,说什么给那些不长眼的司机一点教训,就当是“为民除害”。但他们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那就是无论什么理由,暴力伤人,把自己的怨气发泄到无辜受害者身上,这是典型的懦夫心态…

以下是通过网络搜集到的一些公交暴力侵害案件:
·2014年9月10日,沈阳一名乘客王某以上厕所为由要求公交车中途停车,遭拒后将公交司机打晕,导致行驶中的公交车失控撞上另一侧车道上对向行驶的轿车。经公安机关控制并提起诉讼,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2015年3月23日,济南一辆公交车刚刚停下,一名推着婴儿车的女乘客要求从后门上车。因为女司机迟两分钟打开后门,女乘客上车后,在下一个停靠站点,从后面挤到前面,对着女司机就动起手来,之后,女子丈夫也加入了打人行列。夫妻俩被治安拘留并罚款。
·2015年5月5日,天津一男子醉酒后乘坐公交车。行驶中,这名男子让公交司机停车。司机称没有到站无法停车后,男子挥拳殴打司机头部十余下,导致司机昏迷,该车撞向路边的护栏后停下。男子因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2015年6月27日,福建泉州七旬老太坐错公交,中途想下车。司机告知要到站停,拒绝其要求。其后,老太用拐棍殴打司机十余分钟,还拎起垃圾桶砸向司机。最后老太和乘客都下车,司机趴在驾驶台上哭了。经鉴定,司机受轻微伤。打人老太被治安拘留7日,并处罚款200元…

上述案件中,暴力侵害公交司机的乘客男女老少都有,理由也各种奇葩,其结果都是打人者为自己的冲动行为付出了代价,公交驾驶员却因此留下心理阴影。假如不及时为驾驶员做心理疏导,很可能会导致被殴打的驾驶员在以后的工作中对乘客的各种要求产生厌恶心理和抵触情绪,甚至会因自尊心受挫把自己与乘客放在对立面上,更别指望能热情服务了。
公交本是大众的福利,是政府用财政补贴方式购买提供给市民的一种环保、便捷的出行服务。无论是何种服务,其从业人员本身和每一位公民并没有等级差别,公交驾驶员由于岗位性质特殊,工作压力大,作息时间不规律,几乎人人都是早出晚归,寒来暑往的牺牲小我,服务大众。这样一份工作理应得到乘客的理解和尊重。而频频发生的公交暴力侵害案件,无疑会导致公交驾驶员对这份职业产生怀疑,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对公交驾驶岗位望而却步,最终受损害的必将是普通民众的安全、便捷出行。作为乘客,如果对公交服务有意见,完全可以通过正常渠道投诉。须知现在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公交车运力不足,个别公交驾驶员素质不高等等,这些矛盾不是用暴力手段能够解决的,必须有越来越多的人真正明白“公交优先”这个口号的含义。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在政策、资金方面给公交企业更多的照顾,社会各界对公交事业发展予以更多的关心和理解。让公共交通真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和谐社会倡导文明,自我克制是一个人的能力,更是一种修养。想要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请尊重别人的辛苦劳动。一味强调服务行业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并不能成为少数人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借口。法治社会,就是要人人都知道“伤人者必自伤,一时的快意很可能换来一世的牢狱”。只为发泄自己一时的不满,将公共安全抛诸脑后,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是对他人生命的不尊重。假如公交司机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甚至成为一份高危职业,试问有哪个家长会愿意自己的子女去驾驶公交?有哪个丈夫或妻子愿意让自己的爱人去面对风险?又有哪个孩子愿意向小伙伴儿提起自己的爸妈是公交驾驶员?当人人都不愿意从事这样一份辛苦而又枯燥的职业,无法在一个既不受人尊重,又得不到社会肯定的岗位上坚守奉献,那么我们大多数人的出行需求该由谁来保障?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