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6507|回复: 9

十堰这口井——作家海默对十堰的评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19 17: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llen.Bai 于 2011-11-20 13:34 编辑

      十堰,顾名思义,应该是由十条堰组成,实际上,现在我们在十堰连一条堰都找不着,城区也没有一条河流。走进鄂西北这个偏僻的边陲城市,我们感觉它更像是一口井,十堰人就生活在这口不深不浅的井里,学习、生活和工作,抽烟、饮酒和喝茶,自得其苦,自得其乐。

      十堰很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因车而名的十堰只有30余年的历史,在这一点上,十堰很像是“内地的深圳”。

      十堰是一座火锅海鲜川菜齐上,三合汤热干面麦当劳混吃,各种方言和普通话多声部合唱的城市。在十堰城里没有名胜可览没有古迹可看,东西南北杂糅的流行时尚构成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色。多年前,在内地许多城市的公共汽车上还是乘务员挤着卖票的时候,十堰市内就实行了无人售票和打卡上车;当北京、上海、广州的房地产开发商们开始注重充满人文关怀的物业管理时,十堰就出现了“世纪花园”、“阳光花园”和“香格里拉”这样赶时髦的跟风楼盘。所以十堰在相对封闭保守的同时,又是一座悟性很高、反应很快、包容性很强的城市。

       围绕在十堰城的周边,有“中国的多瑙河”汉江,世界文化遗产著名的道教圣地武当山,地球第四季冰川的“幸存者”神农架,还有闻名世界的青龙山恐龙蛋及恐龙骨骼化石群遗址和亚洲人类的祖先“南方古猿”遗址,这一切构成了十堰文化庞杂的“根系”,构成了这块土地的古老和神秘。然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坐落在这个文化圈中央的十堰市却成了一座文化的“空城”。

       说十堰是一座没有“根”的城市明显不太合适,但十堰人那种被“悬置”的感觉却怎么也挥之不去,这从虚荣浮躁的十堰人的脸上可以一览无余。

       “二汽”是“十堰文化”中一个不可回避但已明显过时的“关键词”。八十年代如日中天的“二汽”给十堰带来了空前绝后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浮躁,这种浮躁一直延续至今。十堰本应该培育出自己的文化个性,但好多年过去了,我们并没有明显地看到这种努力所产生的效果。身处庞大的文化“根系”的文化圈中央,不知道十堰为什么偏要选择盲目地“拿来”和模仿?“赶时髦”在十堰几乎成了先进、文明和富有的象征,广大的十堰人已经习惯了用一种嫉羡的目光看待那些赶得上也赶得起时髦的人。在城市建设面貌上也可见一斑,如果充斥城市的那些念出来别扭听起来更别扭的“量畈店”和“家俬城”之类的东西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这个城市的有些玩法就让人不太容易接受。例如,十堰为了规范城市的大街小巷,竟然毫无创意地低劣地模仿大连和上海,把“北京路”、“上海路”、“深圳路”、“安徽路”等名字毫无根据地泛滥地使用,让本地人和外来人都感到莫名其妙。从十堰的本土文化出发,极具十堰文化特色的好名字俯首即拾,为什么偏偏要舍近求远?

       汽车工业是十堰市唯一的支柱产业。当初“二汽”定在十堰是历史的选择,如今东风总部迁至武汉沌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十堰面对这种尴尬而被动的局面,做出了许多成效不大的努力,以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么长期“靠汽车吃汽车”的十堰不得不重新回到“山水问题”上来进行深度思考。首先,竭诚加强与东汽公司的合作、以稳固十堰整体经济支柱,同时,借南水北调的东风,发展十堰的源头经济,配合西部大开发,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尤其是加速对武当山风景区的立体开发。现在十堰跟东汽的合作或者说跟东汽相互依存的关系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持续下去,所谓的“重型车基地经济”不会从根本上推动十堰经济的巨大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虽早已启动,如何借此“东风”来振兴十堰尤其是境内的丹江口市的经济,十堰似乎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至少我们还没有看到与此相关的行之有效的宏观规划,最让我们忧心的是十堰对武当山立体开发的进展相当缓慢。

      直言不讳,十堰文化圈不乏奇才怪人,也不乏大师胚胎,缺少的只是大气和醇和,缺少的只是作为文化人的使命和坚韧。正因如此,改革开放至今,十堰的文学艺术成就在湖北省内没有地位在全国更无从谈起,没有产生杰出的作家、艺术家和学者。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仅仅停留在“知道分子”的层面上而自我玩味成“酸文人”,有的人甚至把写作作为创收和升迁的手段,作为自己换取名誉、地位和利益的砝码,最终堕落成文化“枪手”和御用文人;许多“文学作品”因缺乏深刻的人性追问和人类的终极关怀,而仅仅归属于“文字作品”的范畴。囿于环境和视野的局限,十堰文学艺术创作的闷局始终没有打开。八十年代初,作家岳啸(欧阳学忠)的长篇小说《武当山传奇》风靡大江南北,热销70余万册,作者也因此被山西出版社授予“功勋作家”的称号,然欧阳老兄却没有乘势而上成为“金庸第二”,痛失天赐良机。八十年代,小说鬼才高霜木凭借作品《搬砖》成为有史以来十堰市和郧阳地区第一位入选《小说选刊》的作家,然坎坷的人生经历一次又一次把高兄逼进命运的死角,无数篇气象万千的小说作品只能胎死腹中。九十年代初,十堰籍画家姚强凭超写实静物油画作品《新生》一举夺得全国金奖,然谁能读懂沉寂多年的姚兄内心巨大的艺术孤独?

       十堰的历史太短,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个性,艺术氛围和学术氛围也远没有形成。迄今为止,十堰市还没有一所综合性的本科大学,十堰市内除《十堰日报》、《十堰晚报》、《十堰广播电视报》等几家具有CN号(国内统一刊号)的党政机关报外,没有一家公开发行的文化艺术类或生活休闲类报刊,更不奢望音乐厅、出版社和真正意义的书画院,以及艺术策划和文化传播机构。在十堰,没有真正意义的茶楼(名曰茶楼的其实主要是酒店),因为十堰没有太多的历史和往事值得咀嚼和回味;没有真正意义的棋社,因为下棋需要心闲,最好能心如止水,这对于一个年轻的“移民城市”(现在其实主要是由十堰辖区的各县、市的人构成)的人来说,显然不大可能。在十堰,广大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还非常单调,泡饭局、打麻将、“斗地主”(一种在湖北、河南等地相当流行的由三人或四人参加的具有赌博嫌疑的扑克游戏)依然是许多人习惯性的休闲娱乐方式。人们在酒气弥漫和烟雾缭绕之中,传播着大路新闻、小道消息和各种荤素段子,消磨着自己和别人的时间。

       十堰有十堰图书城和大小书店和书摊,十堰图书馆的使用频率也不低,但我认为十堰市依然是一个不爱读书的城市。虽然十堰的学子们读书刻苦,虽然十堰有许多“上班族”也经常挑灯夜战,但这种读书,有很强的功利目的。要么为了升学考研,要么为了升职充电。我所说的读书,是一种超越功利的读书境界。他们不是为了职业、功名和生存而读书,他们只是把书作为生命中默默相对和交流的伙伴。为实用而读书固不可少,但为精神而读书才是人生之必需。一个城市如果还没有形成读书的氛围,这个城市一定是一个不成熟的城市,一个没有深度和厚度的城市,一个缺少魅力的城市。  

        时至今日,十堰还没有在国内甚至省内叫得响的品牌产品(东风汽车除外),这是困扰十堰经济发展的“瓶颈”所在。十堰市内还没有对外有影响的品牌企业,郧县梨花村酒风光不在,白泉酒亦难再铸辉煌。据专家考证,全世界只有郧县高庙的白羽乌鸡的骨头是乌的,全世界也只有郧县江南的全虫(俗称蝎子)长有10只脚(其它地方的全虫均为8只脚),郧县如何打造“乌鸡之乡”、“全虫之乡”进而发展为支柱产业迫在眉睫;郧西的“黄姜经济”,因信息和交通的局限加之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前景惨淡;丹江口市六里坪是“中国最大的柑橘基地”,但由于销路不畅,并未带来“最大”的效益;房县的香菌、木耳产量丰富,但缺乏推广和营销。房县黄酒(俗称“白马尿”)本是天下一大特色,然除了房县本地人和部分邻近地区的人热爱有加,外地人根本就不买帐。

      许多十堰人常常自豪地宣称:十堰是个好地方。北京太大,上海太挤,广州太闹,武汉太脏,重庆太热,就十堰最好。勿庸讳言,这是一种狭隘的典型的“小城文化”意识,往大处说就是缺乏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十堰是口井,十堰人千万不可坐井观天。  

      我们必须认识到,整个十堰地区城乡差别相当之大。当十堰市内的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走在内地同级城市的前列的时候,它所辖管的经济状况最好的丹江口市还在为争取全国贫困县市东奔西走;当十堰城里人在灯红酒绿中觥筹交错的时候,整个鄂西北还有成千上万的父老乡亲正在贫困线上艰难挣扎。就是按小城文化标准,国内许许多多独具特色的城市都是十堰学习的榜样,比如青岛,比如大连,比如厦门等。毫无疑问,十堰城是十堰所辖县市里的人膜拜和朝圣的地方,能奋斗到十堰,几乎成了许多“县里人”终生的目标,这无疑助长了十堰城里人的自负、虚荣和浮躁。实际上,十堰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干工作、过日子和养老的地方,但囿于各方面条件的局限,在十堰干一番大事业却是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许多事情甚至是根本不可能做更不可能实现的。《十堰广播电视报》率先开辟了一个“天南地北十堰人”专栏,试想革命家杨献珍、将军杨正刚、作家梅洁,如果当初他们没有走出十堰,他们的人生将会重写。需要郑重申明的是,因为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我并不是怂恿十堰的有志之士都非到外面去发展不可。我强调的是,作为十堰人,绝对不可故步自封,不能自我感觉太好,不能坐井观天地沉醉于这座城市表面上浮躁与和喧哗,应该把胸口贴近这块富饶而又贫穷的土地,时刻感受着它跳动的脉搏和节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十堰人心中的“山峰”是什么?这个世界太大了,我们只有跳出十堰看十堰,才会知道十堰与外面的世界相比,更多的是差距和不足。试想,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已经“最好”了,他还会有什么进取和发展?

       十堰地处秦巴山余脉,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对十堰人的影响根深蒂固,他们在葆有纯朴善良的本色同时,知足常乐和与世无争也成了许多人的行为准则和处世哲学。生长在这里的十堰人,性格总是不温不火、不急不燥、不左不右。人生不求辉煌,平安就行;生意不求红火,有赚就行;婚姻不求幸福,和睦就行。

       从地理位置上看,若以长江为界,十堰应属于北方,若以秦岭为界,十堰应属于南方。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讲,十堰人应该既具有北方人的豪爽和宽厚,又具有南方人的精明和温和,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十堰,好人很多,刁民不少。英雄好汉和才子佳人层出不穷,但趋炎附势和奸猾懦弱之辈也相当普遍。大惊小怪、溜须拍马、幸灾乐祸、添油加醋和嫉妒拆台,是一些人永远都根除不了的劣根性。

       十堰的整体文化性格是理性大于感性,暧昧大于明朗。难道神秘的秦岭真的阻挡了来自北方粗犷的风,而成为十堰人心灵深处一道永远的伤痕?难道古老的长江真的隔断了南方多情的雨,而成为十堰人岁月之中一道挥不去的鞭影?

        与十堰市一水之隔的郧县,逢年过节有玩“凤凰灯”的古老风俗,这让我联想到“龙凤呈祥”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关于“龙”的图腾和古郧阳对“凤”的崇拜,是否有一种天然的联系?我一直在想。当真正开始解读这块土地的时候,我发现我们对它了解的还非常肤浅甚至无知。十堰在中国古代史上名不见经传,在近现代史上榜上无名,十堰人对这块土地文化上的深度开掘还没有真正开始。如何把这块土地的文化发扬光大?如何把这块土地的文化精髓溶于鄂西北子民的血液之中?汉江和武当等待着十堰人的回答。

       故乡给我的东西太多了。我热爱这片土地,更热爱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我知道,解读十堰是具有学术风险的,甚至是自讨没趣的,并有“站那说话不腰疼”的嫌疑。好像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在写《丑陋的中国人》时说过一句话,叫作“爱之切言之亦苛也”。好一个海默,楞头青一个,胆大妄为,居然敢跟柏杨大叔平起平坐。

      朋友,别激动,我们不说这个,先把这碗房县的老黄酒干了再说,好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窝币 +5 收起 理由
Allen.Bai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19 17: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0:}
很全面,很深刻,值得所有十堰人的深思!!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7: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栏杆拍扁 发表于 2011-11-19 17:53
很全面,很深刻,值得所有十堰人的深思!!

嗯嗯嗯!~我也觉得,所以就贴过来啦!!~~~大家都来看看啊

签到天数: 380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11-19 18: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筱包子 发表于 2011-11-19 17:54
嗯嗯嗯!~我也觉得,所以就贴过来啦!!~~~大家都来看看啊

文章一次发完,不要分几次发,不然会删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8: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道 发表于 2011-11-19 18:51
文章一次发完,不要分几次发,不然会删帖。

哦···怪不得···我刚就···吃亏了···谢谢你把这一篇帮我留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20 02: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筱包子 发表于 2011-11-19 18:52
哦···怪不得···我刚就···吃亏了···谢谢你把这一篇帮我留着

他帮你留着,我帮你重新排了版,下次记得一次性传完,然后有时间再看看我转的文章,一个大学生写的。。

签到天数: 262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1-11-20 11: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数次,先把这碗房县的老黄酒干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20 12: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塞纳河 发表于 2011-11-20 11:32
看过数次,先把这碗房县的老黄酒干了

我一遍一遍反复的看,一遍一遍反复的有我第一次看的时候那种不爽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每次不爽,但每次有不知道不爽在什么地方,我觉得海默不是十堰人,一点都不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21 09: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soso__1467146126838718406_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22 11: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soso_e110:}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